【凡亿教育视频】6层电脑主板PCB文件分享——菜鸟必看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s.w4002-21870440440.48.7f1b59cevmdXKF&id=593918314933
allegro6层电脑主板视频教学以orcad16.6+ Cadence Allegro16.6为平台,基于Intel系列Z8300芯片,全程讲解了通过Allegro软件进行MINI主机的6层核心板pcb设计,从前期的原理图导入,到后期输出生产文件(GERBER )的全过程。重点掌握运用Allegro软件设计PC B的全部流程以及6层板中电源、地平面的处理方法以及6层板中BGA芯片的处理方法。
本视频录制是结合了工程师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从实际做工程项目入手,来讲解运用Allegro软件设计PCB的各种细节技巧。细节决定成败,愿学习我们视频的朋友们,多多注重我们视频讲解的布局布线操作技巧以及思路,早日成就PCB设计高手!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Allegro软件设计PCB的全部流程以及操作技巧
2、掌握Allegro软件的快捷键运用、 提高PCB设计效率
3、掌握6层板设计过程中电源与地平面的处理方法
4、掌握6层板设计过程中BGA芯片的处理方法
5、掌握两片DDR采用星型结构的设计方法
6、HDMI接口、网口、音频接口的设计方法
视频目录
第一部分前期介绍
1.1前言、 视频介绍、软件介绍
第二部分原理图部分
2.1原理图分析讲解
2.2原理图网表输出以及常见错误解析
第三部分PCB预处理部分
3.1原理图网表导入PCB以及错误解析
3.2在PCB中封装库处理方法以及器件后台放置方法
3.3在PCB中板框导入以及布局布线区域设置、结构器件定位
第四部分PCB布局部分
4.1第一方同步抓取模块与第三方运用List表抓取模块
4.2对PCB进行预布局以及DDR3拓扑结构分析
4.3音频部分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4网口部分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5 VGA部分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6 HDMI部分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7 USB部分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8 TF卡部分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9 WIFI射频天线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10 DDR3存储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11 PMU电源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
4.12 PMU电源模块布局以及要点分析<二>
4.13整板布局优化与布局要点总结
第五部分PCB布线部分
5.1层叠设置、规则设置与PCB布线规划
5.2 DDR3星型拓扑扇孔处理
5.3 BGA出线处理以及外围走线处理
5.4音频、网口、HDMI、USB、TF接口模块扇孔处理<一>
5.5音频、 网口、 HDMI、USB、TF接口模块扇孔处理<二>
5.6 PMU电源部分扇孔处理<一>
5.7 PMU电源部分扇孔处理<二>
5.8 DDR3数据信号布线<一>
5.9 DDR3数据信号布线<二>
5.10 DDR3地址控制信号布线<一>
5.11 DDR3地址控制信号布线<二>
5.12音频、网口、HDMI、USB、TF接口模块布线
5.13其它杂线清理
5.14电源处理与平面分割< - - >
5.15电源处理与平面分割<= - >
5.16电源处理与平面分割<三>
5.17 DDR3数据线等长处理<一>
5.18 DDR3数据线等长处理<二>
5.19 DDR3地址控制线等长处理<- ->
5.20 DDR3地址控制线等长处理<二>
5.21 HDMI信号线等长处理
5.22 TF座子信号线等长处理
5.23所有差分对内等长处理与电源优化
5.24信号走线优化与布线要点总结
第六部分PCB后期处理部分
6.1整板铺地铜与地过孔的添加
6.2丝印调整、文本添加、装配PDF输出,DXF文件输出
6.3光绘层叠的添加与设置
6.4光绘文件输出与文件打包
PCB布线在整个pcb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能够做到快速高效的布线,并且让你的PCB布线看上去高大上,是值得好好研究学习的。整理了PCB布线中需要着重注意的7个方面,快来查漏补缺吧!
1、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 现在有许多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构成的。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数字电路的频率高,模拟电路的敏感度强,对信号线来说,高频的信号线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对地线来说,整人PCB对外界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必须在PCB内部进行处理数、模共地的问题,而在板内部数字地和模拟地实际上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相连,只是在PCB与外界连接的接口处(如插头等)。数字地与模拟地有一点短接,请注意,只有一个连接点。也有在PCB上不共地的,这由系统设计来决定。
2、信号线布在电(地)层上 在多层印制板布线时,由于在信号线层没有布完的线剩下已经不多,再多加层数就会造成浪费也会给生产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成本也相应增加了,为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考虑在电(地)层上进行布线。首先应考虑用电源层,其次才是地层。因为最好是保留地层的完整性。
3、大面积导体中连接腿的处理 在大面积的接地(电)中,常用元器件的腿与其连接,对连接腿的处理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就电气性能而言,元件腿的焊盘与铜面满接为好,但对元件的焊接装配就存在一些不良隐患如:①焊接需要大功率加热器。②容易造成虚焊点。所以兼顾电气性能与工艺需要,做成十字花焊盘,称之为热隔离(heat shield)俗称热焊盘(Thermal),这样,可使在焊接时因截面过分散热而产生虚焊点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多层板的接电(地)层腿的处理相同。
4、布线中网络系统的作用 在许多CAD系统中,布线是依据网络系统决定的。网格过密,通路虽然有所增加,但步进太小,图场的数据量过大,这必然对设备的存贮空间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象计算机类电子产品的运算速度有极大的影响。而有些通路是无效的,如被元件腿的焊盘占用的或被安装孔、定们孔所占用的等。网格过疏,通路太少对布通率的影响极大。所以要有合理的网格系统来支持布线的进行。标准元器件两腿之间的距离为0.1英寸(2.54mm),所以网格系统的基础一般就定为0.1英寸 (2.54 mm)或小于0.1英寸的整倍数,如:0.05英寸、0.025英寸、0.02英寸等。
5、电源、地线的处理 既使在整个PCB板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所以对电源、地线的布线要认真对待,把电源、地线所产生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对每个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人员来说都明白地线与电源线之间噪音所产生的原因,现只对降低式抑制噪音作以表述:众所周知的是在电源、地线之间加上去藕电容。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最精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为1.2~2.5 mm。对数字电路的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 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不能这样使用) 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6、设计规则检查(DRC) 布线设计完成后,需认真检查布线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者所制定的规则,同时也需确认所制定的规则是否符合印制板生产工艺的需求,一般检查有如下几个方面:线与线,线与元件焊盘,线与贯通孔,元件焊盘与贯通孔,贯通孔与贯通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电源与地线之间是否紧耦合(低的波阻抗)?在PCB中是否还有能让地线加宽的地方。对于关键的信号线是否采取了最佳措施,如长度最短,加保护线,输入线及输出线被明显地分开。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是否有各自独立的地线。后加在PCB中的图形(如图标、注标)是否会造成信号短路。对一些不理想的线形进行修改。在PCB上是否加有工艺线?阻焊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阻焊尺寸是否合适,字符标志是否压在器件焊盘上,以免影响电装质量。多层板中的电源地层的外框边缘是否缩小,如电源地层的铜箔露出板外,则容易造成短路。
7、过孔(via)的设计 过孔(via)是多层PCB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钻孔的费用通常占 PCb制板费用的30%到40%。简单的说来,PCB上的每一个孔都可以称之为过孔。从作用上看,过孔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用作各层间的电气连接;二是用作器件的固定或定位。如果从工艺制程上来说,过孔一般又分为三类,即盲孔(blind via)、埋孔(buried via)和通孔 (through via)。
盲孔位于印刷线路板的顶层和底层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用于表层线路和下面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深度通常不超过一定的比率(孔径)。埋孔是指位于印刷线路板内层的连接孔,它不会延伸到线路板的表面。上述两类孔都位于线路板的内层,层压前利用通孔成型工艺完成,在过孔形成过程中可能还会重叠做好几个内层。第三种称为通孔,这种孔穿过整个线路板,可用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元件的安装定位孔。由于通孔在工艺上更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所以绝大部分印刷电路板中均使用它,而不用另外两种过孔。以下所说的过孔,没有特殊说明的,均作为通孔考虑。
一、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过孔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中间的钻孔(drill hole),二是钻孔周围的焊盘区。这两部分的尺寸大小决定了过孔的大小。很显然,在高速,高密度的PCB设计时,设计者总是希望过孔越小越好,这样板上可以留有更多的布线空间,此外,过孔越小,其自身的寄生电容也越小,更适合用于高速电路。但孔尺寸的减小同时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而且过孔的尺寸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小,它受到钻孔(drill)和电镀(plating)等工艺技术的限制:孔越小,钻孔需花费的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偏离中心位置;且当孔的深度超过钻孔直径的6倍时,就无法保证孔壁能均匀镀铜。比如,现在正常的一块6层PCB板的厚度(通孔深度)为50Mil左右,所以 PCB厂家能提供的钻孔直径最小只能达到8Mil。
二、过孔的寄生电容过孔本身存在着对地的寄生电容,如果已知过孔在铺地层上的隔离孔直径为D2,过孔焊盘的直径为D1,PCB板的厚度为T,板基材介电常数为ε,则过孔的寄生电容大小近似于: C="1".41εTD1/(D2-D1) 过孔的寄生电容会给电路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延长了信号的上升时间,降低了电路的速度。举例来说,对于一块厚度为50Mil的PCB板,如果使用内径为10Mil,焊盘直径为20Mil的过孔,焊盘与地铺铜区的距离为32Mil,则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近似算出过孔的寄生电容大致是:C=1.41x4.4x0.050x0.020/(0.032-0.020)=0.517pF,这部分电容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为:T10-90=2.2C(Z0/2)=2.2x0.517x(55/2)=31.28ps 。从这些数值可以看出,尽管单个过孔的寄生电容引起的上升延变缓的效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走线中多次使用过孔进行层间的切换,设计者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三、过孔的寄生电感同样,过孔存在寄生电容的同时也存在着寄生电感,在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中,过孔的寄生电感带来的危害往往大于寄生电容的影响。它的寄生串联电感会削弱旁路电容的贡献,减弱整个电源系统的滤波效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简单地计算一个过孔近似的寄生电感: L="5".08h[ln(4h/d)+1]其中L指过孔的电感,h是过孔的长度,d是中心钻孔的直径。从式中可以看出,过孔的直径对电感的影响较小,而对电感影响最大的是过孔的长度。仍然采用上面的例子,可以计算出过孔的电感为:L=5.08x0.050[ln(4x0.050/0.010)+1]=1.015nH 。如果信号的上升时间是1ns,那么其等效阻抗大小为:XL=πL/T10-90=3.19Ω。这样的阻抗在有高频电流的通过已经不能够被忽略,特别要注意,旁路电容在连接电源层和地层的时候需要通过两个过孔,这样过孔的寄生电感就会成倍增加。
四、高速PCB中的过孔设计通过上面对过孔寄生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速PCB设计中,看似简单的过孔往往也会给电路的设计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为了减小过孔的寄生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可以尽量做到:
1、从成本和信号质量两方面考虑,选择合理尺寸的过孔大小。比如对6-10层的内存模块PCB设计来说,选用10/20Mil(钻孔/焊盘)的过孔较好,对于一些高密度的小尺寸的板子,也可以尝试使用8/18Mil的过孔。目前技术条件下,很难使用更小尺寸的过孔了。对于电源或地线的过孔则可以考虑使用较大尺寸,以减小阻抗。
2、上面讨论的两个公式可以得出,使用较薄的PCB板有利于减小过孔的两种寄生参数。
3、PCB板上的信号走线尽量不换层,也就是说尽量不要使用不必要的过孔。
4、电源和地的管脚要就近打过孔,过孔和管脚之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因为它们会导致电感的增加。同时电源和地的引线要尽可能粗,以减少阻抗。
5、在信号换层的过孔附近放置一些接地的过孔,以便为信号提供最近的回路。甚至可以在PCB板上大量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过孔。当然,在设计时还需要灵活多变。前面讨论的过孔模型是每层均有焊盘的情况,也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某些层的焊盘减小甚至去掉。特别是在过孔密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在铺铜层形成一个隔断回路的断槽,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移动过孔的位置,我们还可以考虑将过孔在该铺铜层的焊盘尺寸减小。
【凡亿教育视频】6层电脑主板PCB文件分享——菜鸟必看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s.w4002-21870440440.48.7f1b59cevmdXKF&id=593918314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