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E6 E. i0 u3 v6 v7 u6 X! {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M0 x: n. t' \" |! p/ c. a3 e* p0 A
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4 z$ j0 `4 I: g/ H g
应用分类
- Q6 _% s2 w$ k5 J3 j, Q3 D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作为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根据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单片机大致可以分为通用型/专用型、总线型/非总线型及工控型/家电型。
% t9 N+ N9 ]/ k, x 通用型
' n P C* ^1 }# \ 这是按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适用范围来区分的。例如,80C51式通用型单片机,它不是为某种专门用途设计的;专用型单片机是针对一类产品甚至某一个产品设计生产的,例如为了满足电子体温计的要求,在片内集成ADC接口等功能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
; k6 b( A' c7 j; u 总线型
0 k$ c% m. V) H/ j: h0 S 这是按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否提供并行总线来区分的。总线型单片机普遍设置有并行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用以扩展并行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行口与单片机连接,另外,许多单片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口集成一片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行扩展总线,大大减省封装成本和芯片体积,这类单片机称为非总线型单片机。
) b5 z, j0 s9 C k+ C' _; m 控制型' o/ C- L7 `& T$ `
这是按照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大致应用的领域进行区分的。一般而言,工控型寻址范围大,运算能力强;用于家电的单片机多为专用型,通常是小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口集成度高。 显然,上述分类并不是惟一的和严格的。例如,80C51类单片机既是通用型又是总线型,还可以作工控用。
. A! Z# E) G$ _9 v+ m1 i$ W' p; l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6 ^; A( g8 S: p n8 X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 q1 v E2 R* V- k" Y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7 |) c C, G. K. q$ i 主要阶段) S9 F, U8 {, |0 L2 W) G
早期阶段4 ]% D t! g# A4 S
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Microcontrollers)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0 Y1 C) I$ z" j$ Y 早期阶段7 j2 G& {; ~; |9 S( p# j
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Microcontrollers)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7 o5 s( S2 M6 d$ L
Micro Controller Unit: H! E- p; B* N& B, C
Micro Controller Unit
. {% E* i- ^: e G! T" V 中期发展
4 R2 v4 i/ z1 M6 k; V MCU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 X0 j! D- Q/ Q" X0 I; c7 }
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A' T9 l0 i& ^. _# U
当前趋势% k8 H: V$ T# k K4 _2 R
SoC嵌入式系统(System on Chip)式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 N7 K# `" X- n) `' E8 v G; O 早期发展1 I$ T, q0 f$ | C3 x" h: D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4位的微处理器;Intel公司的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问世,微处理器和微机时代从此开始。因发明微处理器,霍夫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7位科学家”之一。% W0 k# v/ ~7 g( B0 U
1971年11月,Intel推出MCS-4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4001 ROM芯片、4002 RAM芯片、4003移位寄存器芯片和4004微处理器)其中4004(下图)包含2300个晶体管,尺寸规格为3mm×4mm,计算性能远远超过当年的ENIAC,最初售价为200美元。 ]/ u8 u1 ?, |* r2 a/ t3 K ^
1972年4月,霍夫等人开发出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由于8008采用的是P沟道MOS微处理器,因此仍属第一代微处理器。
2 v& Y4 r8 J }, |' y7 q 1973年intel公司研制出8位的微处理器8080;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 8080,以N沟道MOS电路取代了P沟道,第二代微处理器就此诞生。
& f6 f. J) D5 X4 w$ o: D 主频2MHz的8080芯片运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储器,使用了基于6微米技术的6000个晶体管,处理速度为0.64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2 [' D; T ^, n9 G6 B
1975年4月,MITS发布第一个通用型Altair 8800,售价375美元,带有1KB存储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x0 G/ r: R7 K8 ~( ?: z$ E# |- U0 D
1976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8系列8位的单片机,这也是单片机的问世。
! `) o, V) _4 n+ f5 z0 ? Zilog公司于1976年开发的Z80微处理器,广泛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当时,Zilog、Motorola和Intel在微处理器领域三足鼎立。: E; j0 ?8 t: _6 \0 c. |! v
20世纪80年代初,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单片机的基础上,推出了MCS-51系列8位高档单片机。MCS-51系列单片机无论是片内RAM容量,I/O口功能,系统扩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4 y# L+ [. \+ ]; V5 k3 R+ g 硬件特性
& c" R" b4 s+ _0 d 1、主流单片机包括CPU、4KB容量的RAM、128 KB容量的ROM、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4个8位并行口、全双工串口行口、ADC/DAC、SPI、I2C、ISP、IAP。- T3 c- ?$ i) k$ L9 g2 ?
2、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模块化;
4 y% T$ j5 k; f 3、单片机可靠性高,可工作到10^6 ~10^7小时无故障;4、处理功能强,速度快。
i, u9 `+ L$ u* \* m; c 5、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g+ a+ t! Z- |
6、控制功能强4 h% i1 B* O# g3 M
7、环境适应能力强。
$ q: g2 q6 {; ^0 Y$ d( \ 单片机STM32F407ZET6 http://www.dzsc.com/ic-detail/9_5030.html特征6 F" F' J5 X A. d3 J
?核心:带FPU的ARM?32位Cortex?M4 CPU,
# {4 E/ h7 F' x# F1 ^9 H 自适应实时加速器(ART
" v: P1 _9 g" ? Accelerator?)允许0等待状态执行- x) Z* t5 q& U4 U% [
从闪存,频率高达168兆赫,2 M: x# a3 C/ \' \% _: W8 `7 x
内存保护单元,210 dmips/
3 s- g7 c2 U: s* @- ~* y& L 1.25 dmips/mhz(dhrystone 2.1)和dsp
2 J& B5 H7 O; T% E 说明
% n; \' R) K) W8 q1 i0 l3 M ?记忆( q4 t2 o" k. z: c; d3 @
?高达1兆字节的闪存
4 J+ O3 w, t+ G. \1 r ?高达192+4 kbytes的SRAM,包括64个-' Z" s7 {3 D$ O) m$ J
kByte的CCM(核心耦合存储器)数据
* d( a, e [: H' {9 X# ^6 w 皇家音乐学院- H& M8 l* m6 B
?支持灵活的静态内存控制器& h% S( q' [# P$ @
Compact Flash、SRAM、PSRAM和/ }5 v" C: f2 i% \
NAND存储器8 d' \0 B J7 e5 g W5 e
?LCD并行接口,8080/6800模式
/ d6 N: j7 T% b3 `7 i( L ?时钟、重置和供应管理3 ^$ u$ {5 H0 O, C( ~% w9 D
–1.8 V至3.6 V应用电源和I/O* M {4 B) t) {
–POR、PDR、PVD和BOR' g9 [1 i4 J6 \$ `2 T8 d; R) P
–4至26兆赫晶体振荡器
% z/ G$ m1 L7 N: K –内部16 MHz工厂修整RC(1%
" ]" Q5 ]) U- C. V 准确度)! r. K, |/ `& y7 x* C$ w3 r) W
–32 kHz振荡器,用于校准的RTC
& O) M+ P$ r- E. S) [5 }# O9 k- @ –内部32 kHz RC,带校准
) c" d+ Z. @5 v4 s' E" Z6 A ?低功率运行) }! V; D( b) f7 i& T/ a# i
–休眠、停止和待机模式' I: d4 W7 v3 R% s# Q; r
–用于RTC的VBAT电源,20×32位备份
8 u9 x" H, ~' Q8 H5 g 寄存器+可选的4KB备份SRAM1 b4 J8 ?) l8 K4 X9 Q. `6 _7 F
?3×12位,2.4 msps A/D转换器:最多24个
6 G/ D2 x, ~' Q- L+ B 信道和7.2 MSP,三重交织6 f+ _. H% H' O; V$ o E* U
模式
+ r5 N( C$ \# Y. n 2×12位D/A转换器' H' O1 T$ k. \ T8 n
通用DMA:16流DMA
" ~$ N) a* o7 l 带FIFOS和突发支持的控制器! _3 o, q6 {, p6 w+ b5 a" a
& o6 L- Z8 u2 t8 S
: E6 v* ~( `6 M9 C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