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阅读的评审报告自于凡亿PCB QA评审组(www.fany-online.com) 8 X# q I) N- W6 o0 A- o+ V
3 L% ^1 K6 V: [------------------------------------------------------------------------------------& Z. q0 A: [4 ]9 L3 R. f+ @$ N
( k7 V9 K l2 w/ S1 \使用前请您先阅读以下条款:
8 J+ [4 Q' G, A4 q# S* m8 M3 Q* U+ F1.评审PCB全程保密不外发,评审之后会进行文件删除,介意者不要发送文档!) {+ H( \( S9 E% o* m7 c4 R7 g
2.评审报告只是局部截图并添加文字说明,如需更详细的请内容请联系我们评审人员8 i/ r4 a& {& B
) q' F, W+ |4 a& S* S3 J* ^3.评审意见仅供参考意见,由此造成的任何相关损失网站概不负责1 R/ a* u; |- D
?( |7 Z& g, t----------------------------------------------------------------------------------- |
+ g$ Y" m& r4 O3 ~* F' m; n f一.布局问题:
1.【问题分析】:晶振X1和他的配套滤波电容不在同一层。 【问题改善建议】:晶振X1和他的配套滤波电容需放在同层,且先经过滤波电容再进入晶振。 2.【问题分析】:此处器件没有对齐,不美观且对后期扇孔布线不利。 【问题改善建议】:布局时多使用对齐和等间距命令。 二.布线问题: 1.【问题分析】:GND1网络还存在开路的情况。 【问题改善建议】:建议进行DRC检查,将开路网络连接。 2.【问题分析】:电源VDD18的分割存在瓶颈,中间的载流不够;且分割出现直角。 【问题改善建议】:中间区域加宽,且分割的角度调整成钝角。 3.【问题分析】:电源AGND的分割存在瓶颈,中间的载流不够;且分割出现直角。 【问题改善建议】:中间区域加宽,且分割的角度调整成钝角。 4.【问题分析】:存在stub线,会产生天线效应,干扰信号。 【问题改善建议】:建议设置好stub线的检查规则,将多余的stub线删掉。 5.【问题分析】:线宽超过管脚焊盘,焊接时容易造成短路。 【问题改善建议】:建议用和管脚焊盘线宽一致的线引出后再加粗连接。 6.【问题分析】:VDD33电源线这样会有瓶颈,突然变得太细了;旁边的线没有连接到焊盘的中心,容易造成虚焊。 【问题改善建议】:建议加粗,走线时,shift+E抓取中心。 7.【问题分析】:光耦的中间走线了,会严重影响光耦的工作。 【问题改善建议】:光耦中间挖空,把中间的走线都移开。 8.【问题分析】:过孔的间距太小,造成平面割裂。 【问题改善建议】:建议拉开间距,或者修改下规则。 9.【问题分析】:滤波电容与管脚的连接的导线太细,载流不足。 【问题改善建议】:建议加粗处理,用和管脚宽度一致的线引出后再加粗。 三.生产工艺: 1.【问题分析】:所有过孔都开窗了,生产后裸露的部分容易腐蚀氧化,造成短路的情况。 【问题改善建议】:建议对过孔进行该有处理。
' Z4 z) S) a Y6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