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十分抱歉,欠了一周的课程还有作业,我会努力赶上大家的进度。 但是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我也一定一定保证自己的学习质量,加油加油!
作为一个AD纯小白,在看着老师视频里的操作(元件绘制)的时候,觉得真的挺简单的,简直可以用“小儿科”来形容。然,事实证明,初生的牛犊是多么的无知。在我开始绘制我生涯中第一个电容元器件时,却是屡遭碰壁,虽然可以照着老师的教程画出个一般无二的形状,但是在放置时却总是会出现大小过大or过小的问题,一次次地重画,一次次的不满意,也是反反复复地观看了好几遍视频教程,不断设置栅格大小,到头来却还是一头雾水。 有点烦躁,好在没有放弃,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是自己曲解了栅格大小以及捕捉栅格的意思。从网上翻阅了一些资料,并且通过对软件的实际操作,不断更改有关栅格的各项参数,查看区别进行比对,才终于弄明白他们各自的意义。当然,在了解了捕捉栅格,栅格大小以及可视栅格的意义后,这次,我并没有急着重新绘制元件,相反,我把设置界面的从头到尾自行设置了一遍,抛开跟着视频设置,仿佛那些设置都成了我自己的选择,虽然依然还是老师推荐的的那些选项,但从头至尾细数一遍,让他们在我的脑子里变得条理化,不再是云里雾里的。这样,若是以后有什么状况出现,我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自行选择更改参数了。 再来,一步接一步,开始创建文件,新建工程→新建原理图库→新建原理图→新建PCB库→新建PCB。文件创建完毕之后便是元件库的绘制,虽然明白了栅格的意义,但是在大小上依然不确定具体尺寸,参阅了多份原理图,最终给自己定下了元件的大小(电阻、电容、电感、晶振之类的占3~5个可视栅格大小)。有了这些准备,元件库的绘制才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了。 我也从中学到一点,对于软件操作,在跟着老师操作后,真的需要再独立地、完完整整地自行操作一遍,加深记忆,真正让其成为自己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