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2837|回复: 0
收起左侧

不改平面不加层,微调走线抬电平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508

帖子

4455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455
发表于 2022-10-20 14: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一博科技高速先生成员  姜杰
设计组有个小伙子叫小博,入职刚满一年,今天收到了公司发来的暖心邮件。
% Z( g$ m+ k+ t6 a2 e8 _
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昨晚收到了一封电源仿真结果的邮件:自己独立接手的第一个设计任务,到了投板的节骨眼,直流压降有问题。
. d9 U; |( P5 L1 w/ y正可谓:
3 L5 t) V4 a6 G; x7 d# A4 r曾因压降夜难寐,犹为阻抗困愁城。
4 `5 L/ @  H  Y; H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忧心画不成。
0 `  x( e5 a% Q* V
小博一夜难眠,一大早就来求助高速先生。
% {6 [: R/ h, @) E' w0 F9 u) u
看着小博急切又期待的眼神,高速先生认真查了下板,最后给出的建议是,问题不大,不改平面不加层,动动走线就能行。小博半信半疑……
# ~/ |0 T; @, f! k8 a
电源的直流压降,作为衡量电源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用电芯片端的要求通常会以电压百分比的方式给出,例如下表的DDR5的VDD,直流压降要求为-3%~+6%

1 M2 e7 b$ u* \) x& c- ~+ ]3 K2 W: f
不过,越来越多的芯片手册直接对电源路径的直流电阻提出要求,以DCR(Direct Current Resistance)阻值的形式给出。) _8 U- d9 [1 `0 U4 S3 A6 z

+ x, C3 r( R7 _9 e
' m9 w! f* v- P, r再来看看小博遇到的这个电源,电源电压0.85V,用电芯片端的压降要求:-1%~-+1%.
0 T" m% ^9 k- O( |3 C原设计文件的仿真结果如下:VRM输出916mV,到达用电芯片的电压为833mV,不满足压降要求。
6 E- \# h# g4 e7 ^+ o1 f
; y1 D0 [$ _# D% [- J
) n9 v: n; y! j4 \此时,电源DCR为2.66mΩ。- f1 `  p/ n: w* e; [

% I( J" q/ h) S/ p+ g) v: Y4 u5 Q9 [# W6 q# c" I. V
按照高速先生的建议,微调走线后,用电芯片的电压增加至846mV。
' D- A$ d9 ~2 c1 A2 [8 Z1 z+ A1 j
结果竟然达标了!小博惊掉了下巴,这……0 h% e' U- k4 f0 N7 j+ I. K

1 x8 s6 p" D: U' R% [5 C
) m9 {* g* P' F5 d电源DCR却保持不变,仍然是2.66mΩ
% [. r9 C. b& S
9 Q& Q0 ]& [  `- N6 L, ~8 d( l9 K0 v3 \" ?- }' L' f
修改前后的电源通道完全没有变化,电源DCR均为2.66mΩ,可是用电芯片端的电压怎么就神奇的抬起来了呢?玄机就在电源输出的变化。# Y1 a0 T: u1 @
修改前,VRM输出916 mV。
  Q3 H& d. n7 P6 |
" t' S. A6 _% b- _2 ?1 o# o1 h2 o( E% _( Z- @' `( @
修改后,VRM输出增加至929mV。/ j9 }7 N: x" u: A9 n
0 S/ X$ i8 I' {' J) L  h

4 ^) P: h. k; QVRM输出电平抬高,电源路径压降不变,用电芯片端的电压可不就水涨船高嘛。
! f- f: X& C& q0 H1 J+ n有经验的layout攻城狮应该已经猜到了小博的问题出在哪了。- ?# E7 N6 c8 f/ z' r8 Y

- i4 e0 b& h8 T+ t+ ~$ ]7 p, Z* I
没错,由于经验不足,小博原设计的电压反馈点设置在了近端,太靠近VRM。
6 G& i, Z6 |. y% T3 q8 z
为了抬高VRM的输出电平,高速先生建议将反馈点调整至远端,修改后的版本如下,靠近了用电芯片:. e; }* w; S0 ^' L
; P$ d) S- W) a/ e

$ n; ~* o. _7 z! W: R8 |仅通过调整VRM的电压反馈走线,不涉及电源平面和层叠的修改,就能让用电芯片的电压满足要求,简直是懒人福音,不过,前提是VRM有电压反馈的功能,而且,电压输出调整幅度也有一定的范围,不能任性。
9 k# P3 V3 j. w与电压百分比的方式相比,有些芯片手册对电源DCR提出要求也有它的道理,它可以更加直接的反映电源通道本身的参数。作为电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平面可以视为方块电阻,而方块电阻的阻值与面积和厚度有关,因此,DCR的大小也与铜皮的有效面积和厚度有关系。
2 t5 E5 U6 U* U: g
这里可以再做个仿真对比,说明DCR的变化对电源的影响。还是使用上面的仿真文件,为了简化问题,删除了电压反馈线,VRM输出电压将保持为0.85V,对比不同铜厚带来的变化。按照当前的电源平面和层叠设置,直流压降仿真结果如下:

2 n2 ^, R' C. T0 u6 b0 r/ W
因为通道没有变化,电源路径直流压降仍然是83mV,电源DCR也保持不变,2.66mΩ。. N+ A; y8 ?9 g& l+ B) j
我们把电源平面的铜厚由1oz增加到2oz,其它不变,再来看看仿真结果:

7 x3 }. H% ?; v. \
由于电源平面的铜厚增加,电源DCR由2.66mΩ减小到2.48mΩ,直流压降也从83mV降低至76mV。由此可见,电源通道本身的优化确实可以减小DCR,进而改善压降。
- a, Y+ Q$ r" ?' g经验丰富的攻城狮都知道,在单板设计后期改动电源通道耗时费力,因此根据压降和通流要求提前规划电源就显得格外重要。当然了,走弯路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虽然效率不是最高的,但是,一定是记忆最深刻的,小博应该深有感触。9 U5 Z# T0 J, s0 C3 ]
一博科技专注于高速PCB设计、PCB生产、SMT贴片、物料代购http://www.edado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