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楼主: 古之士大夫
收起左侧

企业强大的黄金法则 ——品质为本,把研发与生产做到极致

[复制链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1-6 19: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益生产,计件作业; x* o: H0 w+ G4 J9 c3 ~
                                ——改要员工努力工作为员工要努力工作
8 `& D( W; E$ n2 k2 v    某公司主要生产音响类产品。竞争惨烈,压力巨大,赚的是血汗钱,拼的是品质与价格。此公司现在的站立式作业,比原来的坐立式作业效率快,但不是模式的快,是因为产线很多工位直接在拉上作业,减少了拿机放机这个动作。这样作业,比传统的坐立式作业是快了些,但外观不良品多了很多。一次生产广场舞音响,一个小时才几十台,单人单时产量不到2台。5个员工擦外观,2个外观QC,每台机都是靠反复擦洗好外观才可以。
7 C% C0 r; |% ^8 l; M7 r/ L    此公司外观不良品没有统计,如果加上外观不良品,产线直通率60%-80%,极少能达90%。据QA说,外观不良品5%-30%,产线造成外观不良3%-20%。因为不统计外观不良,有可能数据更高。每条产线有QC检查外观,每条产线最少一个擦洗外观的,还有一个外观修理。如果加上外观擦洗检出与处理过的外观不良品,产线的外观不良品比例一定会更高。
, R- R5 a# P! [% P% `    很多公司都会特别注意把工位做成防壳花处理,拉上的机都会用带绒布的托盘装着,尽量减少壳花等外观不良品。此公司直接在拉上作业,皮带与机壳摩擦易造成壳花;机体相撞易壳花;皮带拉上有螺丝类的异物,机体压在上面易壳花。见证过不少公司,感觉此公司的外观不良品最多。
9 b# W3 q: i' n    到处堆机,员工堆机时,多是用手往前推,造成机撞机;或者把产品直接堆在一起,造成不少外观不良品。电子产品最怕的就是堆积,半成品或PCB板,由于堆积、拉扯,
% [" K. u$ w0 P8 |: q; }. Y在造成外观不良的同时,更易造成功能不良和性能隐患。$ P% I, O; a/ U! N- X4 t# H2 T
    在产线观察,时不时会看到,一堆一堆的外观不良品。产线的节拍时间是10-15秒,理论产量应当是360-240台每小时,实际产量离这个目标较远,有效产量是80%-40%,大量的是时间浪费在等待瓶颈工位上。忙的忙死,闲的闲死。节拍时间太快,拿放机1秒,等待3秒,15秒的节拍时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没有创造价值,如果算上瓶颈工位,生产制程制造的不良品,浪费更高。
7 p2 v8 K# P) e    精益生产,就是要求精确到秒,每一秒都要创造价值,每一个动作都要创造利润。按秒计算,按每一个动作计算,此公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改成精益生产,节拍时间加为50秒,那就节省了不少拿放机时间,节拍时间长,可以更合理的排工位,减少瓶颈工位,也就减少等待时间。因为经手人少,没有在拉上传来传去,工位做防壳花处理,也就减少大量外观不良品与人为制造的功能不良品。精益生产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堆机,人手一机,同步操作,达到共振的效果。
- ]& J) b" I* P( n$ U8 F" |4 v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谁都想工资高又轻松的工作。站立式作业比坐着作业累,但累的工作并没比别的公司坐着作业工资高,此公司员工流动特别大,人都会趋利避害。
5 H5 I. k. _5 P2 u2 g    站立作业,跟坐式作业,都是二只手在工作,做同样的事相差不大。主要区别是,站立式作业,活动面与空间大,一个工位可以做多工序事情。此公司虽然是站立式作业,但还是传统的人海战术,吃大锅饭,手脚快与手脚慢,工资相差不大,能者吃亏,每一个人只做一样事情。没有把站立式作业的最佳特点发挥出来,让员工上班很累,效率没提高多少,工资不可能提高,劳动强度大,员工流动很频繁。工作累,不是工作内容累,而得站着累。职员去产线帮拉,就有切身体会,事没有做多少,但却累得双腿发软。
4 u6 l' R4 e- m) V# e2 b    此公司在现有站立式作业基础上,建议改革成小拉推广精益生产。小拉模式,记件作业。让那些手脚麻利,精明能干的员工,不加班拿的工资有加班的高,加班拿更高,多劳多得。
* U6 o+ x/ W; `; i    生产管理,总喊招不到员工,但从拉上经过,总能看到有员工在等待作业中。站在那些搞精益生产的产线前面看,根本看不到有员工在等待作业,大家都在忙碌。此公司一方面是缺少员工,另一方面是没有发挥员工最大的潜能,让员工的时间在大量等待中浪费。5 \* g3 \9 q8 Z& S  A
利润只有那么多,工资又想高一些,唯一的办法是提高效益。减少等待,减少不良品,推广小拉式精益生产。现在的员工文化程度普遍高,反感那种日复一日,只做一种动作的机械式作业,愿意接受那种多工序的精益生产模式。如果改为记件作业,为看得见的收益而努力,相信很多人会干得更欢。
% R1 R- Y% H$ p5 r    此公司的站立式作业,不搞精益生产,浪费站立式作业这个生产模式了,没有把站立式作业效益最大化。精益生产,要求全能员工,最重要的是产前培训,不达要求,禁止上岗。这样对品质更有保障,新员工上线,总会制造一些品质不良品或品质隐患。员工上线前,进行岗前培训,只有各个工种合格后才前上线。这样就减少了品质异常的发生。4 @( k3 ?* I9 I& @) ^, c$ K# e: X
    现在的人力资源越来越贵,各行各业都缺一线员工,此公司还坚持过去的人海战术、吃大锅饭,只会造成员工流动更加频繁,品质上不了新台阶,企业发展更艰难。1 O. O8 @" G; Z8 R5 t
精益生产,记件作业。改要员工努工作,为员工要努力工作,多劳多得,让员工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定能让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创造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平台,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拿更高的工资。精益生产,小拉作业,因为人少,计件也好统计,让员工每天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公司每天获利多少都是明明白白。6 E0 _2 z6 F3 C! A, g

2 S: ~8 G2 V* Z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7 x& e4 Z6 W! X! B+ m* R! a6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1-13 18: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可杀不可辱 才可遇不可求
4 `! w- h. |1 {. J, I- F                                                              ——惜取眼前人,发挥团队力,展现个体姿
; T7 K$ _% S  q: E8 C    某公司生意红火时,校招了上百名大学生。招进来后,要求每个部门轮流工作一段时间。轮到生产部时,要上产线打螺丝、拿烙铁,他们不愿意干,更有人闹罢工,就会主动离职一大半。后来,分到相关部门,除了开发部能留住人外,别的部门,绝大多数会主动离职。
% b  {3 x8 p! c9 u/ Q   分到开发部后,作为助理工程师,却不安排资深工程师带,只是让部门经理管理。经理工作繁忙,哪有时间带助工,多是安排他们打下手,做文职类工作。好不容易留下几根独苗,工作二三年,还不能独当一面。$ i6 n/ v$ G" [7 ]
    此公司从事的竞争惨烈的音响类产品,赚的每个钱都不容易。学华为、富士康等大厂各部门轮训校招大学生。华为一个实习生的工资比肩此公司资深开发工程师;富士康校招大学生,本科毕业进厂就是师二,专科毕业进厂就是师一,相关待遇不是一般小厂可以匹配的。
( t" h% ~2 \- J" A! |7 ^    公司花了那么多钱,让不少校招大学生来公司旅游一回,还不如只招几个大学生,把他们放在开发部,让资深工程师带徒弟,好好培养成开发工程师。一心一意用心呵护,把公司技术全都教给他。资深工程师不教,就另换一个。让公司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发出响声来。" i5 P) I$ i0 d: e! |0 q5 ^
    公司让一个工作十多年的技术总监走人,却不能好聚好散,调到人数最少的绩效委。让一个部门有三个总监,一个主管,一个文员兵。随后,公司招一个对公司技术一窍不通在华为工作过的牛人,新增项目总监的职位。半年后,技术总监不得不走人。项目总监每天干着文员类的活,几年后,负责开发部,所有技术问题都得请示老板。/ h, ?8 y* P: j* a% i
二个开发过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资深开发工程师先后离职,公司没有做任何挽留。22年,Atmos项目没有人跟。开发部,在有总监的基础上,又招了一个总监,只负责新方案的Atmos项目,样机没按老板要求及时做出,没少被责骂,害得他工作特没劲,也想辞职走人。& p0 \* Q3 a: n
    为了降本增效,公司推行部门大整合。开发部,原有三个部门,一部负责结构,二三部负责电子。整合后,结构经理为开发部经理,三部电子经理为开发部政委。二个都是技术大牛,合并没有多久,政委就请长假,后主动走人。
) ?& A/ m# R% f) H    22年,开发部招一个电子开发经理,负责开发部。原经理改任政委,没过几天,政委主动走人。新经理负责开发部后,一次工作中,大骂资深开发工程师,此工程师当场就跟他对骂。还没有过试用期,就跟多个工程师与副经理吵架。气得一副经理请长假,公司不得不让他走人。
2 P3 o5 e7 `) x7 f7 T7 _. r    资深开发工程师离职,公司从不挽留。老板亲自招了几个开发工程师,有几个干了几天就闪人。有二个,工资比他们的上司开发副经理还高。进厂没几天,就把公司难做的项目给他们做。让耳机资深开发工程师负责没有开发过的大项目产品,新人得不到什么支援,影响进度,没少被责骂。人总得有个学习的过程,公司有耳机项目,应当让他主管耳机项目,闲时再开发点小项目。没做几个月,此二人主动走人。5 M- m( ~% o0 K+ S" b2 O* ?
    公司不重视眼前人,总认为自己是最牛B的公司,少谁都可以。职员离职没什么大不了,到网上招得了,中国最不差的就是技术人才。开发部的管理换来换去,开发工程师走马灯一样流动。把一个开发部搞成了培训班,不断为别的公司输送人才。8 m/ q* B$ o: d( @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个人只有依靠团队才能发挥最强力量。个人再牛也不算牛,只有把团队变强的人才是真正的牛。人有所长,亦有所短,扬长避短让个人尽情展现长处,才能让团队更受益。只有适合团队,能让团队更加强大的人,才算团队的人才。
2 X9 [6 X" e2 D+ s* D- O2 H3 `+ {   珍惜眼前人,挖掘其长处,展现其优势,等其成长起来后,再慢慢让其承担更大责任。团队能让人才更有财,人才能让团队更强大,相互成就,相互依靠。
6 d9 o: k! U0 `; \3 F7 y0 @
+ F6 C9 W2 h/ `; E2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1-20 14: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把产品做好1 W# D9 Z* h& U2 d  U
                                                                            ——研发第一 全员参与/ g+ K) t- D6 y2 _* o/ ?
    某做酒店与公共产品公司开发的一款智能喷香机,只有简单的几个按键外带一个小显示屏,产品二个手掌大小,里面就摆放了四个电路板,内部的马达没有固定,装好外壳才勉强固定。每一个板与板之间是通过排线联接,排线没有做防呆设计,主板有相同针位的插座。+ ^) ~3 n2 \- S1 ?+ V: G
    此公司是主打酒店高端智能产品,产品外观设计很吸引眼球。但产品内部工艺复杂,生产时,不良率一定会很高。此产品设计时,研发与生产脱节,研发时,没有考虑产品生产时的可操作性。工程与生产的没有参与研发,开发电子工程师没有与结构工程师做好互动。
4 J! \4 c0 j+ y8 `6 ?  p% H+ }1 U' V    优质良品,用心铸造。在开发产品时,结构工程师画好效果图后,找开发电子工程师,产线技术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品质工程师等相关人员评审产品结构效果图后,打样结构首板,开发电子工程师设计内部电路板。
! Z) Z) p! L. C1 {/ ]4 e. `0 |    用结构首板加打样的电路主板,装好样机,全功能测试没问题后,拿实物再一次请各部门相关人员评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企业,搞生产的,是生产专家;搞品质的,是品质专家。把各方面的专家请来评审产品的实物,只有大家挑不出毛病后,再开始开模,进入正式的产品开发流程。
+ v' N" q* c) Z  \5 {# t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一个企业的强大,就是要发挥团队的优势。评审结构效果图与实物耗时不多,所有费用远不及改一次模的钱。全员参与品质管控,让品质更高,团队更有凝聚力。每一次评审,也是一次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 K7 s; }( ]7 ?! {    此款产品,如果实在做不到集中到一个主板上,不得不多加一个附板,完全可以做到,加的附板与主板之间通过排针与排母相联,不仅装配简单,成本更低。
/ y7 @! h- d  A- G2 h好的产品,不仅要外观美丽,内部工艺也要越简单越好。多之一分,则浪费,少之一分达不到要求。恰到好处,是产品品质的最高境界,依靠的是全员参与。
2 K: t( @. P5 y0 ^
5 {7 O9 y) ^( B7 Z0 Y! p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0 P2 n+ ~& Z: W* C1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2-6 19: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士则康
! ]7 ^6 {- L1 z4 D' g8 v+ O( V! J* j                                                       ——打造共享平台,全员共同受益
' m7 a$ z& [- A! c. k# e    富士康在台湾时,只是一个小作坊。在大陆短短十几年,壮大成为一个巨无霸,靠得就是重视人才,富士则康。富士康管理特严,但却舍得给职员高福利,郭台铭总裁把富士则康用得出神入化,只要职员肯努力,郭总就舍得给职员高福利。
: A* y5 q% ?0 |- i2 l    五年里,某公司开发部走了五个经理,一个老总。二个电子经理一个结构经理,是大家公认的技术大牛,三个技术大牛的离开对公司应当是一个损失。让一个近二十年的公司,缺乏技术大牛,搞得事事都要老板亲自出面,让老板成了公司最累的人。
! P, C2 F; s8 w5 ]  g  |    电子开发工程师开发的产品,都是电子工程师说了算,没有人帮他们审核电路图与PCB板。没有人审核,就出现有的大货产品,9伏供电用还用到8伏的稳压集成电路;锂电池供电,待机电流超三百微安,产品放在仓库里不到一年,就开不了机,得先充电,有的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这个产品还卖得比较贵。
& m; z7 H, v8 [' {$ P/ |) [, `) o! q) d    后来,此公司的开发部,由完全不懂公司技术的总监负责,他研究生毕业,在华为工作多年,在深圳买了二套房,英语能跟外国人直接沟通,牛人一个。但他不懂音响技术,没有搞过开发,让他管开发部,就是外行管内行,没有工程师服他,人才错用。开发部是个技术要求最高的部门,需要的是技术大牛,需要的是能制定方案,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上司。不需要灵魂导师,不需要事事得请示老板、事事等老板拍板的二传手。
3 [( A" h/ P- R- G    搞得一有问题就得请老板出面,老板是技术大牛,开发过彩电,但没搞过音响。当年的彩电主要是分立元件,现在的音响主要是主控集成电路。多年远离一线,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老板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往往开发部遇到的实际问题老板也没有办法解决,多是找方案公司解决。8 z7 \+ B6 \' x
    认证工程师连升二级,升到品质标准化部经理,可谓火速。但他一没搞过一线品管,二没搞过工程与研发。外行管内行,管公司最重要的品质标准化部门,没有下属听他,让他只能黯然离场。
  m* L( y; k& J  Y4 F' S! ~    说公司不重视人才吗,采购部不到十人:一个老总、一个经理、一个政委、一个副经理,一个主管;业务部十多个人:二个老总、一个副经理,二个主管。说重视吗,开发部,经理与工程师走马灯一样,频繁流动。老板是搞开发出身,真可谓同行相轻。老板看不起搞开发的,搞开发的内心也不尊重老板,相互轻视。
5 X* Q/ V; i( R: P5 h     公司宁可从外招聘对公司技术不懂的总监,也不愿意提升一个在公司工作十多年的开发经理。让一个总监每天干着文员一样的活,却不用跟文员一样做各种繁杂的报表。开发部技术大牛都走了后,让他负责开发部,没人听他。7 [; |0 C; @( b  N7 g
    富士则康,省每一个可省的钱,好钢用在刀刃上。品质为本,把研发与生产做得极致,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老板赚钱的同时,让员工也跟着受益。3 b% C% M9 P& ~( s  ]8 C# i# j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3-2 16: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纪律 铸就企业辉煌
' v7 T# c( t, P6 Y. E    进过港质和台质企业。统一、康师傅、旺旺、徐福记、技嘉等台质企业,多是在大陆发展壮大。台企能在中国大陆做得最成功,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铁血纪律!一个军队能成为常胜之师,唯一的办法就是铁血纪律、令行禁止。国人勤劳勇敢,服从管理,成就了台企。富士康在台岛是一个小作坊,到了大陆成为巨无霸。
, F! F% j4 c, o1 d$ L& v    某公司绩效委员会,只干点绩效核查的工作真的是浪费人力资源。绩效核查,就是事后追责,问题发生了,就算罚再多的钱,也是与事无益,最多就减少问题的重复发生。
  B$ J# `# m: \9 c, t  z  S    品质的首要法则是预防,纪律森严的组织,时刻认真工作的团队,问题自然会很少发生。公司应当让绩效委员会还负责公司纪律的核查。不仅追责,更要从源头上预防,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常胜之师,能战之师。
2 i$ M1 J% R  `* L" U7 B    公司有的同事,上班时间玩手机、上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粗心大意,没把心思百分百放在工作上,或是因为忙不过来,来不及仔细核查 。
3 d0 h. R* q  I' j公司应给绩效委员会增加一项任务,承担公司纪律核查的工作。在办公与生产区域多增加一些摄像头,做到360度全方位监控,监控的显示器装在绩效委员会办公室,全方位监控办公与工作场所纪律。$ |( r/ G5 `  t. x" e4 f( s
    上班时间不能用电脑上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职员每次使用手机不能超过5分钟,不能用手机做与工作无关事情。员工上班时间,不能使用手机。把公司的纪律,厂纪厂规真真正正的执行起来。6 H3 H8 D0 X/ i/ N0 O7 @
    建立一种纪律巡查制度,绩效委员会每天派二个人到各个场所巡查纪律,对一些上班时间违反纪律,对一些无所事事的员工进行追踪,看是岗位设置不合理,还是什么。绩效委,不仅对个人绩效核查,还要对公司绩效负责,尽量减少一些闲得无所事事的工位。让公司全员,上班时间就得有一个工作的样子,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常胜之师,就是因为时刻准备着战斗。设置一些电子签到点,绩效委的巡查员,每次巡查都要签到。$ G  W1 I/ I' k
    某公司花费不少钱安装监控,全公司全方位地监控。多个大屏幕监控显示器安装在大门口的保安室,大门来来往往都是人,还有不少客户,等于是把自己的私密完全暴露在外面。大门口保安室太小,里面装多个大屏幕显示器,压抑气息扑面而来,客户看了,影响不好。保安负责保证财产与员工人身安全,纪律纠察是一项得罪人的行为,大门保安不仅要管厂内,还要管厂外,监控点多,单个显示画面小,没时间也不愿意执行查看监控。监控本身是一个公司私密的行为,把这个行为明面化,等于是让保安与员工对立,人为地制造矛盾。公司为提高工作纪律装的监控,本身是一种管理行为,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优化一些不合理的岗位,让大门保安去执行,超出他的职责范围。此公司安装的监控,没有起到纪律管控的作用,剑悬头上,秘而不发更具有震慑力。
6 t5 p- `' d8 K4 n0 V% n    员工也想公司更加强大,愿为公司的更上一层楼而不懈努力,在企业强大的同时,让员工也能受益。铁血纪律,铸就铁的品质。品质完美,让企业更加强大。
1 E" ~& f: t! S2 @, l
* r: ~2 v7 ~8 d$ k% ?$ l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U; o8 X9 {0 d
  B4 S5 q' K& t, E
    $ Q' |% S0 {, D# f$ i
! Z" l! l+ S& e" U+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4-5 1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人唯贤,专业的事情让专家来做
, d) T5 y. v: j4 O+ O0 ^    某公司业务做得很好,老板在深圳买了三套房,后来还在内地买了近百亩的地建厂,并计划要上市。公司不重视研发与生产,公司重要职位都是亲戚。仓库物料管理混乱,连一个简单的先进先出都没有做到,找一个物料要找半天,五六年前的通用电子物料堆在那里,却又请购同样的物料。他们是每一个产品的物料堆放在一起,当这个产品不生产时,剩余物料就放在一边吃灰,有的通用电子物料堆放超十年。仓库主管是老板的姐姐,初中毕业,管理仓库,就是任仓管员自由发挥,仓管换来换去,管理风格也换来换去。' o  {6 o5 c' v* G9 J; z% Z
    公司很少开会,开会更象家庭会议。厂长是亲戚,厂长离职后,老板自己管。老板事务繁多,又没有搞过生产,还怕麻烦,公司生产与品质管理有一点像放羊,靠各部门主管自己管理。部门主管离职频繁,让一个十多年的公司,总在百来人的规模徘徊。' N: k# h9 w& S+ P& D! j
    公司赶了一个早集,比大疆还先进入航模产业,不讲究生产工艺,不重视研发,产品质量不是很好,产品外观也不怎么样,但总能卖出去,利润还很可观。总工看到老板没心情管生产与品质,建议老板招一个厂长。他回复说,肥水不流外人亩,好肉烂在锅里。公司食堂是老板父母管理,厂长这个职位,有能力的亲戚看不上,没能力的老板不愿给,造成这个职位长年悬空。2 c: V1 \. x2 U1 g0 O6 }
   一个十多年的小公司,要做大做强,还要上市,在武汉开一个三四十人的研发中心,在内地买近百亩的地建厂。让一个一百多人的公司,生产在内地,销售与采购在东莞,研发在武汉。多年后,在几大招聘网站查不到此公司的任何信息。
  [8 E( q6 L# c9 a     某(集团)公司,投资8亿港币,当时生意非常红火,彩电连续三年出口全国第一,每天拉彩电的卡车塞满工业城每个角落。公司高管清一色香港人,连车间品质经理都是香港人。每一次开会,香港管理都是讲白话,一些员工听得云里雾里。公司传播最多的是某些高管的绯闻,总经理精神与理念出不了办公室。
* e$ t1 P. B9 K公司人浮于事,跟爱多差不多同时开发VCD,爱多VCD火遍全国了,公司才开发出一款三碟VCD。自有品牌没有什么订单,靠贴牌才出过一些订单。公司不怎么重视品质与研发,都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没有追求品质完美的工匠精神。' @, I4 F% k8 ]! `1 b  d9 s: q
    随着国内彩电竞争惨烈,公司自有品牌越来越难卖。不得不靠代工生存,多年里,靠一个代工世界名牌车间生存。此车间经理是内地人,从无到有,把一个代工车间做到公司最大的车间,也是公司代工多个世界名牌做得唯一成功的车间。车间经理工作多年,一直只能是一个车间经理,直到他辞职。3 h0 o8 d- h$ Y2 ^7 @7 X) T5 g
企业做强做大,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主要是选择好领头人。老板没资本时,主要是靠老板。老板有资本,想做强做大,关键是选对人。任人唯贤,专业的事情让专家来做,构建团结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团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他的盲点。发挥团队无穷的力量,克服个人的盲点,相互成就,相互前进,让企业更加强大。举贤不避亲,但亲人一定得有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5-4 09: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妻同心 其利断金: X' o: {) K5 D. r# d
                                                         ——精益生产 让企业走出新天地
0 A; q2 o( r! j/ Y! [, w, q* o    某生产儿童益智类产品的公司,展厅里的产品丰富多样,每个产品也别具一格。会议室与办公区域装饰得富有青春活力,让人见了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忍不住叫好。公司不大,只有几十个人。$ P5 h* x0 P- A! z& i( \
    公司老总的丈夫,在十公里外的临市也开了一个小厂,此小厂不到三十人,做的是玩具类产品。此公司与女老板的公司,外观装饰与内部办公区域真可谓云泥之别。进入男老板的公司,一股暮气沉沉的气味扑面而来。
5 _& B& O$ G& L- q8 M! {    进入女老板公司的生产车间,产线作业还是几十年前的人海战术。拉上员工忙的忙,闲的闲。有的员工,上班时间边看视频,边干活。拉上到处都是堆机,电路板堆、半成品堆、成品堆。拉尾**好一箱箱的半成品,没有做任何保护措施堆积在胶箱里,半成品的电路板,与其他产品的外壳亲密接触。) _5 T) I0 s8 D6 r
   传统皮带拉、人海战术式作业,因为节拍时间急,一般是10秒左右,拿放机1-2秒,加之等待,瓶颈工位,员工有三四分之一的时间没有创造价值。
& r' \' t( T- A' E& I% J* I: [电子产品最怕的就是堆机,在拉扯过程中,很易把电路板的贴片料损伤,电路板的元件脚很易刮花外壳。外壳的边角,在碰撞过程中,易损伤贴片物料。堆机,最大的问题,就是会造成质量隐患,测试发现不了,只有到客户手上才能发现。
$ r/ D9 T: W, P, D9 R9 ~' |    一箱箱不良品堆积在修理工位,等待着维修。修理把修好的不良品扔在箱子里,没有做任何记录,以修好为主。电子产品也怕维修,往往是修好这里,影响那里。客户退回不良品,产线维修过的不良品占的比例最高。产线修理,不仅仅是修好不良品了事,更要参与品质管控。4 g$ J* \/ Q2 e  I: r3 U2 z
女老板的企业,如果导入精益生产,公司利润与品质一定会好很多。把一条产线升高改成站立式作业的精益生产线,精益生产线实施计件式作业。对一些简单的产品,能一个人**完成的,让一个人完成。复杂的产品,由原来只做一道工序,改为做多道工序。员工左手拿机,右手放机,产品在台面拉上流动。原中间的皮带拉停止不转,用来放物料用。
* s5 a) c8 V5 B9 K9 y- o' R+ g. E    男老板与女老板的二个企业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人,企业虽小,但也得二套班子。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不如把二个企业合并一处,全员重视品质,走精益化生产之路,让企业走出一个新天地。
0 K2 }, P7 ~( e) q" d% e9 K" A: ]& f0 C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 c+ {+ w# ]!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169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4-5-25 18: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质企业做强做大的原因分析: b+ r8 m9 O0 l, T- Y7 c, u# ?
      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品牌在国内大行其道,国人多以用日本品牌为荣。与此同时,许多台资企业也来到大陆投资建厂。富士康,在**时,还是个小作坊。到了大陆,短短十几年,就成长为一个巨无霸。; ?" H0 a: L' J6 r" Y
    说起台质企业,让人最深刻的就是:铁血政策、纪律森严。一次,在人才市场听二个管招聘的聊天,在台企干过的员工,一眼就能认出来。一丝不苟,坐姿端正,目视前方,是这群人的普遍特征,企业也最爱招在台企做过的员工。
2 ?+ q2 b7 l6 B$ L1 F2 q" `    在富士康,可能不认识自己事业部经理是谁,但没有人不知道郭台铭。每一个角落都有总裁讲话与总裁语录。入职要参与军训,场地允许的部门,每天都得做早操、晚操。富士康活脱脱就是一个百万雄师的大军营。; ~& A4 E' y8 J$ }
    富士康最重视的就是工艺工程师与研发工程师,生产要求精确到秒。在保证品质的绝对条件,要求生产效率更快些,把生产做到了极致。富士康以代工闻名于天下,但研发力量也不容小觑。富士康对研发人员送房、送股,特别慷概大方。
/ A: s) S5 |5 ~1 S# F! U) f    台质企业管理严格,但员工待遇也好,年终奖、双粮是必须的,企业效益好时,还能送点股,分点红什么的。就是只要舍得为企业卖命,企业也舍得给员工满意的工资。% J; E# P5 G5 ]8 C/ r5 a
日本产品,质量是可以,但最大的特点就是贼贵。当年日本彩电,一般人买不起,还工艺复杂,日本家电产品,要么不坏,坏了就不好修。有用没用的功能,搞一大堆,不仅把主要功能做到了极致,一些辅助功能也做了极致,搞得电路板复杂,工艺繁多。同样是CRT彩电,日本彩电坏了,同样规格的彩电,比国内彩电要多收上百元的维修费。同样的产品,日本电路设计更复杂,国内产品,能用软件解决的,绝不会用硬件。日本产品对硬件功能设计达到吹*求疵的地步,能用硬件解决的,不愿用软件解决。
; ]. h0 k1 @$ I; q要说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台质企业可能是做得最成功的。统一、康师傅、旺旺、徐福记、技嘉等台质企业,多是在大陆发展壮大。
# W3 K/ g, h& V相较日质企业,在同样高度重视品质的基础上,台质企业更灵活多变,本土化程度更高。日质企业,课长及以上多是日本人,在日质企业,国人很难做到高层。国人的勤劳与服从,台质企业的军事化管理,相互成就。创造一件件优质良品,壮大一个个著名品牌,为**产品能影响全世界、为**能成为世界工厂,立下汗马功劳。/ q$ `  [9 B* @

" r% t& V" e8 L6 t8 u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i/ O: J8 n5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