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到个项目,要求锂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外接开关电源常供电,这样的系统供电方式,有点像UPS。
锂电池8.4V作为备用电池,外接开关电源客户希望是12V,但是我们希望是8.4V,因为我后级电路需要8V左右的电源,这样我就不用再降压了。
经过自己一顿操作,设计了个电路,经过仿真,可以正常切换,自信心满满,经过测试,也就小批量交货了。
电路如下
f5w0nipppoe6408933414.png
P+是锂电池输出接口,满电8.4V
当只有锂电池时,电路导通如下,MOS导通,电池供电
th1gl1nigro6408933514.png
当外接8.4V~+12V时,MOS管截止,外接电源导通
sx5odl1tdzn6408933614.png
外接电源可以接受很宽的供电范围,外接电源可以比电池电压高,也可以比电池电压低。
D2,D3是防止一方向另一方倒灌。
经过仿真,该电路没有任何问题,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提出来。
但是后来经过客户反馈,锂电池供电,做高低温时,系统会断电。
我心里咯噔一下,完犊子了。
经过测量分析,怀疑是高低温时,R1太大,三极管IC漏电流增大,导致Q3栅极拉低,Q1截止。
但是如果减小R1,也有顾虑,锂电池耗电太快,电池作为备用电,充满8.4V后,降至8.1V会自动充电,自动充电的阈值,芯片不一样,这个值也不同,经常给电池重放电,很容易坏。
后来没办法,只能改方案,网上找了一大圈,首先看中的就是这个电路
接下来的内容部分出自网络
开始电路大接龙
qvir1sqw43d6408933715.png
电路1
5V电源和电池的场合,使用一个MOS管作为备用电源(电池电源)的开关,这是一个经典电路
这经典的电路已经被许多博主工程师介绍过,我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章,发现大都是分享这一个电路,说一下工作流程。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注意这里使用的PMOS,方向没有画反,因为需要用到 MOS管的体二极管。电池电压通过体二极管到达 S 级,在没有 VUSB 的时候使得 Vgs
那为什么不将 PMOS 管的 S 对着 VBat, D级对着 Vout 呢?
还是因为体二极管,如果有 VUSB 的时候,通过体二极管,VUSB 电压直接到了电池,这是不允许的。
电路的流程简单介绍一下:
当VUSB有电,PMOS管截止,即便有体二极管电流流过,但是因为VUSB会比 Vbat 电压高,PMOS的Vgs>0 ,所以PMOS体二极管截止,负载由 VUSB 供电;
当VUSB没电,PMOS导通,负载由 VBat 供电;
刚开始还觉得这电路很好,准备直接拿了用了,打了
一版,回来测试发现,外接供电不能低于电池电压,不然可能是电池在放电,谁的电压高用谁的电,看来还不是什么都能直接拿来用的。
既然这样,何不用下面这个电路
450gj0yrtma6408933815.png
电路2
没毛病
我又不差二极管这点压降,这样说来,已经是极简模式了
上面经典电路使用 PMOS ,还特意提到了 PMOS 的方向,但是如果就是想把PMOS反过来,或者设计的时候画反了怎么弥补?
这里就针对上面电路做了一个变种电路:
1zlymhgheo56408933915.png
电路3
这个电路理解起来应该也很简单,原理也就是 Vgs
然后加了一个D2,防止了VUSB给电池充电的可能,这部分的处理有点类似于上面提到的最简单的二极管并联方式,但是会比二极管并联更加可靠。
相对于经典电路,这个电路要接受电池多一个 D2 二极管的压降。
这个电路相对经典电路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我们要理解这个思路,有了这个思路,我们就有更多的可能。同样该电路只能适用于Vbat 小于VUSB的情况。
但是因为因为Vgs导通的阈值一般在-3V左右,所以VUSB比Vbat低一些 的时候,Q1仍处于截止状态,此电路比电路1要更符合我的需求。
根据前面的经典电路,和经典电路变种的设计思路,我们可以再用一个MOS管代D2,可以降低二极管产生的压降,于是电路变成下面这样:
mogafbud25s6408934015.png
电路4
相对于上面的电路来说 VUSB 与 VBat 的 压差就没有那么严格,具体的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的逻辑是按照电路设计正常工作情况来说明,当然不是任何电压都适合。
原理上来说还是MOS管,当VUSB有电的时候,Q2,Q1截止,VUSB供电,当VUSB没电的时候,Q2,Q1导通,VBat 供电。
当然或许会有可能Q2会导通,然后Q1截止,然后需要再根据情况详细分析的情况。
但是整体上,相对于经典电路来说 VUSB 与 VBat 的 压差就没有那么严格,在同样的电压下也可以做到切换。
除了上面经典电路思想,发现了一款比较中意的电路:
4kmdoeywhbs6408934115.png
电路5
但是该电路,对应文章评论下面好多说有问题,我也没深究,请自行评估
当 Vin1 和 Vin2 都有电的时候会使用Vin1,只要有 Vin1 ,Q1导通使得 Q2 的 G 极接地,然后Q2也导通,Q3的 G极连接 VIn1,S极基本也是Vin1(比Vin1小一点点,几十mV),所以Q3截止,Vout 来自 Vin1。
经过评估,我觉得电路3更符合我的需求,而且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