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343rnpsno6405055133.jpg
最近不管是小模电还是大模电,大家都在差分放大电路中焦灼着,翻看以前的推送记录,差分放大电路也是各届同学公认的难点。
估计大家都是被这家伙双倍的元件吓到了,毕竟基本放大电路才基本了解,这突然镜像一个一摸一样的放大电路,并且还冒出了很多概念,的确有些吓唬人~~~???????
0tyfxlagx1h6405055234.gif
其实呢,大家先不要着急去解电路,试着以电子工程师的视角去思考电路设计的原因,这样对新出现概念(比如:共模差模等)就会有新的认识
以下部分内容引自之前的差放推送
?
?
差放电路的来源
?
qpq1hdozsb26405055334.jpg
![](http://123/eysf3skvjap6405055434)
差分信号的来源
放大器中输入信号一般需要两根线,一根是信号线,一根是地线,这种称为单端信号。
单端信号在远距离传输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电场的干扰,这些干扰信号和实际传输信号都会同时被放大器放大,使得输出端提取信号非常困难。
xlwa5z4d4ta6405055534.jpg
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单端信号改成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也就是把输入端的两根线,一根作为正信号线,另一根作为负信号线,这两根线上的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反。这就是差模信号
比如纯差分信号:
t2b3adevybm6405055634.jpg
纯差分信号的内部构成和外部形式
一端是0.5vid,另一端是-0.5vid,就是一对差模信号
s4ur4sqdnrb6405055734.jpg
定义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信号称为差模信号(Differential Mode Signal),用vd表示
在传输过程中,将两根信号线用双绞线的形式紧密缠绕在一起,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两根线受到的干扰是相同的,那么此时,差模信号就是待测的有用信号,两根线上幅度相同,方向也相同的信号就是干扰信号。
定义2: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的信号称为共模信号(Common Mode Signal),用vc表示
于是信号线中就既含有差模信号,有含有共模信号:
lttxd4thaji6405055834.png
从中,可以得到以下表达式:
wt3e3ewui5m6405055934.jpg
可知,共模信号实际上是两个信号的平均值
mwtihax3y5w6405056034.jpg
引入差分信号的形式,实际上希望放大器能对这两类信号差别对待,希望能放大有用的差模信号,而抑制我们不需要的共模干扰信号,也包含直接耦合造成的零点漂移。
![](http://123/eysf3skvjap6405055434)
如何实现传输放大差模信号,抑制缩小共模信号?
采用完全对称的电路形式,用双倍的元件使得两个输出端上共模信号也完全相同,实施减法后,就没有了共模信号
e3hmb0umwt26405056134.jpg
差分放大电路中最巧妙的地方是即使输出没有实施减法,也就是即使单端输出,共模信号也能被抑制,原因就在于两管公共射极的电阻REE
t20s3g2pjv36405056234.jpg
由于REE对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不同表现,这才实现了差放对差模信号放大,对共模信号抑制的"伟大使命"????????~
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使命,差模分析是为了表征放大器的性能,而共模分析则是为了表征对干扰的抑制能力。
?
?
长尾式差放的静态分析
?
公共发射级带着Re的差放就叫做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这种差放的静态工作点突破口就是尾部这公共电阻。比如:
sqy3p5duhbs6405056334.png
静态时将输入vi1和vi2都接地了,因此重点看下图加粗的回路,列回路方程,得到IB就是静态的突破口。
q4xlq4abwhm6405056435.png
0wu2y3j5hou6405056535.jpg
注意IE和IC近似相等,就不做区分,而且两管完全对称,求出一个就是求出两个管子的静态喽。直接出结果:
ubf5ppwzgae6405056635.png
当然上图中发射极的电位还可以用下面式子:
sr5g4du25ol6405056735.jpg
?
?
差模分析和共模分析
?
由于差放电路两边完全对称,因此分析差放的关键就是如何分别在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时,画出半电路的交流通路,进而确定其各项性能指标,绘制半个电路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差模和共模都属于交流分析
注意记得把直流电源接地处理
2
对尾部公共电阻Re的处理
?? 差模分析时尾部的Re上是没有电流通过的,于是差模的等效电路中没有Re
?? 共模分析时尾部的Re上流过两倍的射级电流,因此当把它折算到单管射级上时是要变成两倍Re
3
对负载RL的处理
qymw5mnciss6405056835.jpg
差放的交流分析最重要的是记住各技术指标和半个电路的关系 。
iyzzfyvoalk6405056935.jpg
acbd2v5hphy6405057035.png
有了上面的魔法表格,差模分析和共模分析的关键就变成半电路的绘制了。拿前面的 图 1练练手吧?(?????)?
图1电路差模分析的半电路如下:
![](http://123/0eho4yy24c36405057135.png)
利用表格中的关系,得到差模技术指标:
![](http://123/z2uy3t2bfps6405057235.png)
图1电路共模分析时的半个电路如下:
![](http://123/1g2mwnb3ges6405057335.jpg)
![](http://123/fyfgq02fhi06405057436.gif)
例题:
![](http://123/3pkzq2chh4g6405057536.jpg)
![](http://123/k3xoqebocr56405057636.jpg)
(1)求T1管子集电极的静态电压VC1
(2) 求输出电压vo的有效值
(3)求差模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先来一波判断题抢答:
上图静态分析时判断下面五个等式:
![](http://123/adqsegvfem06405057736.png)
![](http://123/kjayhymkex46405057836.jpg)
留言区里给出对??错?就行(。_ 。) ?_
解:
(1)直流通路如下:
![](http://123/phcyi35elvu6405057936.jpg)
通过T1管子的输入回路得:
![](http://123/20udkss2gq56405058036.jpg)
![](http://123/rj140gutizu6405058136.png)
![](http://123/jjaf2fdoywe6405058236.jpg)
![](http://123/kc4bjumpfxf6405058336.png)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