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收起左侧

Buck风扇驱动电路

[复制链接]

451

主题

451

帖子

2561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61
发表于 2024-7-25 0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qxi4iy4lh564028226957.gif

2qxi4iy4lh564028226957.gif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传统的风扇驱动电路采用三极管直接降压方式,将电压差直接损耗在三极管上,这种方式具有直流驱动、电压波动小等优点,但是效率低。如输出风扇电压为9V,输入VCC_FAN为14.5V,则效率为9V/14.5V=62%,而Buck电路能够将效率提高到90%以上,FAN损耗大大降低,有助于提高模块的整机效率。

250b43aws2q64028227057.jpg

250b43aws2q64028227057.jpg

图1 主电路原理图
很多人对上图中的Buck circuit电路很疑惑,为什么是这种形式呢?跟传统的Buck电路不一样啊?传统的Buck电路及两种模态的工作过程如下:

2wda425rfvu64028227157.jpg

2wda425rfvu64028227157.jpg

传统的Buck电路

d2bqengsllq64028227257.jpg

d2bqengsllq64028227257.jpg

传统的Buck电路两种模态的工作过程
相比于传统电路,我们的更改为:
① 开关管Q由正母线挪至负母线;
② 续流电感由正母线挪至负母线。
为什么要这样更改呢?首先,如果采用传统的Buck电路,则存在如下问题:
① 开关管由于在正母线,因此驱动需要采用浮驱技术,驱动电路更复杂;
② 在Buck工作过程中,电感始终处于充电、放电状态,因此,其两端的电压始终是变化的:开关管导通充电时,VL=Vin-Vo;开关管断开,电感开始续流时,VL=Vo。因此,电感两端的电压在一个周期始终处于两种电压状态切换中(CCM态下)。由此,输出电容两端的电压也会跟着相应的变化,尽管电容两端的电压差保持稳定,但这样带来了电压采样麻烦和电容输出电压纹波增加的风险,较大的纹波可能会对风扇的寿命产生极大的影响。
采用我们优化后的新电路,则可以轻松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① 开关管对地驱动,驱动电路简单;
② Buck电感置于负母线,输出电容两端电压均是稳定电平(电容电压作为被控对象,电压稳定),便于采样和减小输出电压纹波;
③ 而且,其两种工作模态跟老Buck电路一样,电路功能一样,两种工作模态如下:

b2dl3ql1kjg64028227357.jpg

b2dl3ql1kjg64028227357.jpg

由于输出风扇电压是浮地的,因此,采样电路需要浮采或差分采样。在我们的电路里,我们采用了对地差分采样,即电容两端的电压分别对AGND采样,然后再作差分,即可得电容电压。由于电容正电压为VCC_FAN,而我们的VCC_FAN作为辅助电源的被控电压,稳定的保持在14.5V,因此,不需要对该电压进行采样,只需要对电容负电压FANGND进行采样即可,最终通过后台软件计算出风扇电压Vfan=14.5V-FANGND即可。

vp3zwwtmhuz64028227457.jpg

vp3zwwtmhuz64028227457.jpg

o2zla4y5qij64028227557.jpg

o2zla4y5qij64028227557.jpg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艾伊电源。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招聘/推广/宣传 请加微信:woniu26a推荐阅读▼
电路设计-电路分析
emc相关文章
电子元器件
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加入同行技术交流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