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0
收起左侧

DCDC电源PCB布局及注意事项[20241001]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24-10-8 07:30:00 |阅读模式
在DCDC电源电路中,PCB的布局对电路功能的实现和良好的各项指标来说都十分重要。本文以buck电路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如何进行合理PCB layout布局以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以最简单的BUCK电路拓扑为例,下图(1-a)和(1-b)中分别标明了在上管开通和关断时刻电流的走向,即功率回路部分。这部分电路负责给用户负载供电,承受的功率较大。





结合图(1-c)中Q1和Q2的电流波形,不难发现,由于电感的存在,后半部分电路中不会存在一个较高的电流变化趋势,只有在两个开关管的部分会出现高电流转换速率。在PCB布线时需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减小这一快速变化的环节的面积,来减少对其他部分的干扰。随着集成工艺的进步,目前大部分电源芯片都将上下管集成到了芯片的内部。

了解了高电流转换速率部分后,让我们回到整个功率回路布局来看。以MPS的非常受欢迎的MPQ8633A(B)系列产品为例,这是一款完全集成的高频同步降压转换器可以实现高达12-20A的输出电流,其原理图如下,其功率回路(绿色标注)中包含输入电容,电感以及输出电容等器件。




功率回路也需要做到尽可能地占用较小的环路面积,来减少噪声的发射以及回路上的寄生参数。推荐的PCB布局如图(3)所示。注意点如下:

  • 输入电容就近放在芯片的输入Vin 和功率地PGND ,减少寄生电感的存在,因为输入电流不连续,寄生电感引起的噪声对芯片的耐压以及逻辑单元造成不良影响。VIN 的管脚旁边至少各有1 个去耦电容 ,用来滤除来自电源输入端的交流噪声和来自芯片内部(倒灌)的电源噪声,同时也为芯片储能。且电容需要紧挨管脚,两者的间距需要小于40mil



  • 功率回路尽可能的短粗,保持较小的环路面积 ,减少噪声的发射。
  • SW 点是噪声源,保证电流的同时保持尽量小的面积 ,远离敏感的易受干扰的位置,例如FB等。



  • 铺铜面积和过孔数量会影响到PCB 的通流能力和散热。由于PCB的载流能力与PCB板材、板厚、导线宽厚度以及温升相关,较为复杂,可以通过IPC-2152标准来进行准确的查找和计算。一般,对于MPQ8633A(B)的PCB来说,需要在VIN(至少打6个过孔)和PGND(至少打9个过孔)处多打过孔,这两处的铺铜应最大化来减小寄生阻抗。SW处的铺铜也需要加宽,以免出现限流的情况,导致工作异常。



    讨论完功率回路部分,转眼看芯片逻辑电路部分,这部分的PCB布局也是有所讲究的。



    结合图(3)和(4)可总结注意点如下:

    1.将BST 电容放置在尽可能靠近BST 和SW 的位置,使用20mil 或更宽来布线路径。


    2.FB 电阻连接到FB 管脚尽可能短, 减少噪声的耦合。这是芯片最敏感,最容易受干扰的部分,是引起系统不稳定的十分常见原因。需要将其远离噪声源,例如:SW点,电感,二极管等(在非同步buck中,MPQ8633外围无二极管)。如图,RFF、CFF、RFB1、RFB2都尽量靠近芯片摆放。



    3.VCC 电容应就近放置在芯片的VCC 管脚和芯片的信号地之间,尽量在一层,没有过孔 。对于信号地(AGND)和功率地(PGND)在一个管脚的芯片,同样就近和该管脚连接。



    4.AGND和PGND需要进行单点连接



    5.将SS电容靠近TRK/REF至RGND



    6.将SENSE电容置于输出SENSE线之间,平行走线



    7.PCB layout 中走线和铺铜都尽量避免90 °直角,走45°或者圆弧角,特别是在高频信号传输线部分。避免由传输线宽带来的反射和传输信号的失真。



    最后,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自己画的PCB是否合理,可以参考以下简易表格做一个自评:





    以上表格适用于简单的buck、boost电路的pcb设计,多用单层或者双层板即可。仅供参考,欢迎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MPS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加入粉丝交流群
    张飞实战电子为公众号的各位粉丝,开通了专属学习交流群,想要加群学习讨论/领取文档资料的同学都可以扫描图中运营二维码一键加入哦~
    (广告、同行勿入)



    本条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张飞电子电源研发精英圈”,由“高思平老师”选编。如有任何反馈,请留言给我们。

    关注电磁兼容(emc)微信公众号,接收电磁兼容相关内容,微信里搜索公众号“EMC_EMI”或者扫描下方左侧二维码即可;
    加入电磁兼容(EMC)微信群,与国内外数百EMC同行实时技术交流讨论,添加微信号“yzg3369”为好友或者扫描下方中间二维码,注明“EMC”即可邀您加入;
    加入电磁兼容(EMC)QQ群,与国内外数千EMC同行实时技术交流讨论,添加QQ号“34013334”或者扫描下方右侧二维码,注明“EMC”即可邀您加入。


    公众号


    微信



    QQ

    原创技术文章投稿或者推荐转载技术文章找吕工(微信:mythball),下方左侧二维码;培训代理招生、互相宣传合作、宣传业务等找王工(微信:wangshaoqi96),下方右侧二维码。


    吕工


    王工


    电磁环境效应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媒体矩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