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d5tpjb3fm640109898812.gif
, y9 V: |6 {) g) R6 ]. i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 H% e7 H- I* _5 N1 J
: C9 j) i. N$ E/ o% G- F' F! ~% t ]( P, h/ \
大家好,我是王工。# ]5 J+ S) P: @8 u5 |& Z
不管你是做什么电子产品,电源供电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给大家分享几种常用的防反接电路,在我们工作中可能用的到。
2 ~4 b, ~/ W- v0 y
itfmglm5gwm640109898912.jpg
7 z% j8 \* S, s. h! j2 F
所谓防反接,就是正插时设备正常工作,反插时,设备要么也可以正常工作,要么不工作。从而起到保护后级电路的目地。
8 Y& ]. H" m. b6 n如下是我们主板一般用的2.5mm间距4P针座,这个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公司物料或者客户需求而选型,不固定。* }( C# E7 m( Z
- ]( b7 X1 `$ F1 b
teq1um2vs2r640109899012.png
{0 ^1 W" U0 [0 e! [1 d1、二极管防反接为了简便描述,我们统一把电源的正极设为D+,负极设为D-,负载设为RL。后面几种电路都是一样。. M6 x: T2 `! h, f
2xw2i4s5sdc640109899112.png
* n* m; ^# B7 |4 K" X( ~) a原理分析: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经回路D+→RL→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由于二极管D1的单向导通性,D1截止,回路不同,负载不工作。从而起到防反接的作用。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 z2 i: c( h1 } e r. U! \. J+ T5 V2、桥堆防反接桥堆一般在交流信号输入时,用于整流。之前有新同事看到这个电路觉得很奇怪,他说这不是交流电路用的吗,为什么会用在直流电路中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0 r+ G9 a$ w8 q) X2 a; {
o5ebywmupzx640109899213.png
* I0 T7 H2 a/ d: D8 q原理分析: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流经回路:D+→D4→RL→D2→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流经回路:D-→D3→RL→D1→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也就是说不管输入正反接,电源都可以正常工作。
5 B' f1 R, l4 C- P- T# A以上两个电路的缺点为都是利用了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不导通特性,且主回路中串二极管,二极管会有管压降,负载的电压达不到输入电压,且功率越大,二极管上的损耗越大。对于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使用。
1 s: A* `" \1 L4 e4 o a3、NMOS防反接以下两个电路主要是利用MOS管的通断来进行防反接,当MOS管导通时,内阻很小,所以压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克服了以上两个电路的缺点。图中R1,R2的作用是为MOS管的栅极提供偏置电压。* j6 j4 B' d% x# e* ~
xnxwfgqff5q640109899313.png
A" q0 _- k. D( |) ]原理分析: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Q1栅极电压Vgs为高,MOS管被打开,流经回路:D+→RL→Q1→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Q1无法打开,无法形成回路,电路不工作。从而起到防反接的作用。6 X3 h% q+ D8 N
4、PMOS防反接该电路跟NMOS分析方法几乎一样。
. m4 M' M/ Z$ @) h( t% U* C7 \" W- \5 Q# ^
qatfct0p2ba640109899413.png
; L' d- K2 R' N/ Y+ {
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电压先经过体二极管后,由电阻R1,R2分压,当取得适当的值后,PMOS打开,流经回路:D+→Q1→RL→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 w p" a( x. A2 p& o
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Q1无法打开,无法形成回路,电路不工作。从而起到防反接的作用。
/ r# ?1 e8 G' x/ Q% X本文也只是定性的分析一下这几种常用的防反接电路,未标注实际参数型号,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元件进行选型。* v- U) Q- P4 T6 v4 O
你们常用的防反接电路是什么?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 q- C! I% _% m e }" l0 [写在最后
) y% D& [3 P& ?* O7 S都说硬件工程师越老越吃香,这句话也证明硬件也是需要积累的,王工从事硬件多年,也会不定期分享技术好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微信,或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加入同行技术交流群。
! m6 ]7 t, H8 b# H. \; r. V. `/ }8 n" d3 \ `. c4 P9 l- d) B( f9 M N2 C: _
以下两个电路,是之前技术交流群群友发的,王工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旨在帮助入门或转行的同学理解学习(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1 j# ^0 W1 j& y5 m& u- y* Y
9 K3 e6 [6 E% B. M5 W# `
daii41ospk4640109899513.png
1 k/ V3 b- R2 ?0 l
+ s, m# Z- _" e
emrl5w3g3ih640109899613.png
8 v C4 g1 M+ C+ f
-END-投稿/招聘/推广/宣传/技术咨询 请加微信:woniu26a
: F$ k- k& f8 v
f3f2fxfkn2e640109899713.jpg
u+ d1 F5 ?% z' U) v s
isr4g4j5dna640109899813.jpg
1 o/ m2 i( M6 {( F5 z$ I
声明:* P: s9 b* a7 d W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2 X! a+ R* C$ V5 F电路设计-电路分析$ B) u% r" O7 E6 c* b5 ]" D8 e4 M
emc相关文章; j0 |* ~ ]2 U2 w+ p& j5 q; f
电子元器件7 ?2 ], f9 ^& e9 i! M( N4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