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d5tpjb3fm640109898812.gif
3 r; b0 G9 |( U* G$ \1 d0 R. h& F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B8 W6 M" B ~1 R. m7 B
' a) d+ g7 A& A
! ~% u& h/ h8 b
大家好,我是王工。! V$ {4 L5 P$ i7 `: i* L! E
不管你是做什么电子产品,电源供电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给大家分享几种常用的防反接电路,在我们工作中可能用的到。
3 p% Y3 j: {+ O. ^6 W3 i2 p
itfmglm5gwm640109898912.jpg
9 R8 m$ W8 r( F, e/ q+ I所谓防反接,就是正插时设备正常工作,反插时,设备要么也可以正常工作,要么不工作。从而起到保护后级电路的目地。
% [6 \. _+ j. b! u3 e如下是我们主板一般用的2.5mm间距4P针座,这个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公司物料或者客户需求而选型,不固定。
' u" R* p7 g- _6 \% |7 u: _4 \3 A+ o7 X0 R4 a. r \
teq1um2vs2r640109899012.png
# M: G( D9 d6 u3 j- l
1、二极管防反接为了简便描述,我们统一把电源的正极设为D+,负极设为D-,负载设为RL。后面几种电路都是一样。
1 V9 P) v8 {% ]/ f/ s8 f
2xw2i4s5sdc640109899112.png
! ] I* I/ _3 A8 G) i原理分析: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经回路D+→RL→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由于二极管D1的单向导通性,D1截止,回路不同,负载不工作。从而起到防反接的作用。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u) y8 i# a( |; E4 j* S
2、桥堆防反接桥堆一般在交流信号输入时,用于整流。之前有新同事看到这个电路觉得很奇怪,他说这不是交流电路用的吗,为什么会用在直流电路中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j- F3 t. Y5 K- N& i6 M: m# m L
o5ebywmupzx640109899213.png
$ l/ [% T! O: d; }# X1 s原理分析: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流经回路:D+→D4→RL→D2→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流经回路:D-→D3→RL→D1→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也就是说不管输入正反接,电源都可以正常工作。
X! A1 U0 r, R" {; c' n以上两个电路的缺点为都是利用了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不导通特性,且主回路中串二极管,二极管会有管压降,负载的电压达不到输入电压,且功率越大,二极管上的损耗越大。对于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使用。
7 R4 C+ C- r) o8 h; P9 ^# K! U3、NMOS防反接以下两个电路主要是利用MOS管的通断来进行防反接,当MOS管导通时,内阻很小,所以压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克服了以上两个电路的缺点。图中R1,R2的作用是为MOS管的栅极提供偏置电压。
2 n; C! j( ] z, F& M1 j" D
xnxwfgqff5q640109899313.png
c& G) |) ], \9 I
原理分析: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Q1栅极电压Vgs为高,MOS管被打开,流经回路:D+→RL→Q1→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Q1无法打开,无法形成回路,电路不工作。从而起到防反接的作用。* e/ \( n J8 q) r; w' K
4、PMOS防反接该电路跟NMOS分析方法几乎一样。. ^5 l! ?. U4 E* a `
: r% w, d1 u6 |/ I# p5 j9 a& D
qatfct0p2ba640109899413.png
8 ?! G4 f ^: L S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电压先经过体二极管后,由电阻R1,R2分压,当取得适当的值后,PMOS打开,流经回路:D+→Q1→RL→D-,形成一个回路,负载RL正常工作。
; q3 _! H3 r G当电源正极从D-输入时,Q1无法打开,无法形成回路,电路不工作。从而起到防反接的作用。
, E# E' `! [! h6 I+ v0 X本文也只是定性的分析一下这几种常用的防反接电路,未标注实际参数型号,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元件进行选型。
8 G% w0 ~8 B5 H$ t你们常用的防反接电路是什么?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 `7 D- f/ N$ P) J2 i写在最后, I. f K8 ?4 t& C7 ^( P" o5 `
都说硬件工程师越老越吃香,这句话也证明硬件也是需要积累的,王工从事硬件多年,也会不定期分享技术好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微信,或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加入同行技术交流群。
/ W7 g: f6 w" m. b) W! t* A% e8 I) K. _: X9 t+ @
以下两个电路,是之前技术交流群群友发的,王工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旨在帮助入门或转行的同学理解学习(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R7 q; k `4 ]" j6 }' S% {: v G2 d3 i& `! J& I# _2 |% P: J g
daii41ospk4640109899513.png
w, Q2 S B1 {* r7 O1 ?# \! J- Q0 Y: q2 I7 ~
emrl5w3g3ih640109899613.png
* |' P0 c- C# J+ O6 H-END-投稿/招聘/推广/宣传/技术咨询 请加微信:woniu26a3 S: L; S* t, l9 ^
f3f2fxfkn2e640109899713.jpg
1 U d+ Q7 P7 b% Y6 A" w. u+ }
isr4g4j5dna640109899813.jpg
( X6 z/ f7 q/ S7 Q: W3 f9 d声明:) \1 R/ }4 @. |% ~& m0 W7 @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7 i& S% Y& ?$ @1 q电路设计-电路分析
3 ?3 E9 P( @" o9 V7 Gemc相关文章
1 W. M' q3 D# f' ]电子元器件" y0 B( z# c8 z: R( U( }) M3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