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e3vw5xzl464025705034.gif
K: c: v4 A, ]& |, u* w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 N! x* j7 |
4 c9 |' J: g% B. o+ c k4 l$ `
, P0 `# C {) i; n0 y( i4 d4 _
( M* z) e2 g3 x2 Z5 {: G
大家好,我是王工。# _0 v6 a; i$ M% d( Y0 }
B, x; E2 {& I2 U& j3 J+ P前段时间有兄弟问,为什么MOS管内会有体二极管,它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作用?是不是所有的MOS管都有体二极管?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个疑问,网上也有很多资料。王工结合工作中常用的一些MOS管,跟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 E1 H4 X5 [' a日常工作中用的最多的有三种封装SOT-23,SOP-8,TO-220(TO-247),但他们的内部毫无疑问都会有体二极管的存在。
$ P; T0 O% N2 M: n
sm3ms0lj33a64025705134.png
' Z: d2 |# l, G" { - B( l: i) j, E: e. b7 q$ O& z& f( z
adyfkf0jrzu64025705234.png
. K) I3 u7 R6 g( o
3 a; w! }6 B% u, m+ \
za0imtp05ic64025705334.png
& d# v2 R1 ]# J O9 b% ^% y3 \# W7 |
$ p# W* M3 k* {
45bo4ahpy2q64025705434.png
- j8 ]& G+ s. |- z" k& S& h% i: f$ B. h2 g3 F2 G3 h
那么体二极管是怎么来的呢?! W# n* c1 G7 t6 X% b
我们以NMOS为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MO管的内部结构:假设有一个P型衬底,P型衬底上面参杂了两个N型半导体,一个引出来作为源极s,一个作为漏极d,其中栅极到源极和栅极到漏极是对称的。然后通过一个sio2绝缘层与P型衬底之间隔离,在上面引出一个栅极G。
3 Z7 Z, v! z6 v2 D2 t
41gnjyrprm164025705534.png
5 b0 _0 A1 V- s- m/ _
3 U1 Q, t5 P* x. n如果我们在栅极G上施加一个正向电压VCC,这时候就会让衬底的空穴往下移,如下图的+++,那么sd之间会形成一条沟道---,这条沟道主要是为N型半导体两边的电子提供一条可移动通道,也即我们说的N沟道。当这条通道打开以后,里面相当于一条导线,电流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随意流动。
- O* S) W6 }/ P! A c( m& A2 n
tc1lhclnufc64025705635.png
+ W$ x$ f9 c: @& L3 d: M( X
3 X5 l" Y% j! B2 b7 G2 @
问题1、体二极管是怎么形成的呢?体二极管的形成是因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在结合的时候,形成了PN结,所以衬底和源极s之间会有一个二极管,衬底和漏极d之间也会形成一个二极管,方向都是由P指向N。. |& D# w" T& ]' _. h; t' e. e
如图有两个PN结,体二极管就是其中一个PN结。
8 @) }+ E+ [( S1 @
kiahcx3dfc064025705735.png
( r! G6 F2 F$ C* a8 R5 g
" Z: z- ]+ u# j4 m$ S# V明明有两个体二极管,为什么我们只看到其中一个呢?那是因为另外一个被短路掉了,在MOS管内部,源极s和衬底是短接在一起的,如下图所示,也就是源极s和衬底短路在了一起,所以我们只看到一个体二极管,方向从S指向d。
, ]" O/ y" i0 a ]+ A3 v3 o# c+ O4 |1 v2 e ?+ t
xmsiv1tc2ee64025705835.png
. [: _. r% @# T) e' E ?: p! Q! G% D+ y! ]6 W7 _7 Y& T# g8 j' D9 }
其实,对比MOS管的符号来看,就知道了,箭头中间也就是衬底,它跟源极s是短接在一起的,不管N沟道还是P沟道MOS管都是这样的。
+ I: i$ i( ?& f3 P
t1pm2qtq5yi64025705935.jpg
" r2 a/ w/ F" o. I! `, q! }' f以上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MOS管的体二极管是由制作工艺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2、其实MOS管应该有四个引脚(G,S,D,衬底P),只是我们把常见的其中两个引脚给短路了。
& s3 B+ z# ^4 z" w- g7 Q其实还有一个细节的知识,可能大家都没有思考过,那就是不管是P管还是N管,我们控制的都是VGS电压,为什么是gs而不是其他引脚呢?其实真正想控制的不是gs之间,而是栅极g到衬底P之间,之所以控制vgs是因为衬底P跟s连在了一起,所以看起来是VGS。
8 F/ O5 t( y: L" m1 x
' C- ~7 |1 }3 v) V" n$ _# H9 t在一些功率特别大的场合,你可以发现有些MOS其实有四个引脚,这时候控制的其实是栅极g和衬底p之间的电压,之所以单独分开来是为了避免ds之间导通对栅极造成干扰问题。这也是我们有时候会看到MOS管引脚上加磁珠的原因,见如下视频。
5 {$ g3 v1 U1 W: ^; i0 C/ n) a0 l* W! \问题2、体二极管有什么作用?既然体二极管是工艺决定,无法避免,那就可以好好拿来利用一下。巧妙利用体二极管有以下电路,都是王工之前总结出来的。(大家点击图片可以直接查看)) [9 X1 X' o: z
up4b2grqhz364025706035.png
4 {+ t( U0 B" D. i
+ F' h# p1 g! Y: p; c3 |0 M2 M
byt3xdwh0v564025706135.png
$ X& k; }# O& D9 U4 h1 s
yedaphh4orw64025706235.png
* ~0 P" E+ f# u6 S; }! W
6 n5 v! ^# ?: ?9 v
dgcynd0wxvo64025706335.png
6 @, B7 P; z" J, l- z4 a# U
, L7 t( O, U! _7 }$ M, W8 S! r* P( F
2kxdaq5jqyu64025706435.png
; @; e" J, R: D! p0 z写在最后# W; H9 g# t5 i- T, \5 \
都说硬件工程师越老越吃香,这句话也证明硬件也是需要积累的,王工从事硬件多年,也会不定期分享技术好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微信,或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加入同行技术交流群。
, W% @ S& p4 L* X# v/ ?3 e' z$ R0 K
以下两个电路,是之前技术交流群群友发的,王工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旨在帮助入门或转行的同学理解学习(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E5 W4 n: N3 O! k; ^' o5 d
( D) S( [8 F$ ~9 C
ps4t35sopem64025706535.png
( e( R2 c$ M. {0 B1 c% E, E
0 O& \% t% e% Q" E
3coorlbjras64025706635.png
2 Y3 }3 v1 b, q5 h0 J
-END-
0 K( j/ b `3 j6 W2 d6 ~6 m
blzw4zktffz64025706736.jpg
5 n$ G" J) I- Q( x2 a5 Y投稿/招聘/推广/宣传/技术咨询 请加微信:woniu26a
* e% ~) v7 S. X) V' G# u4 ?! G' [/ L
xpcwrjud0ym64025706836.jpg
8 `0 X$ k7 q6 P2 W& n, G8 u/ g
frkcuqhr3yf64025706936.jpg
( V7 g8 M8 ?; y! R M; L
声明:$ k3 Z# \# I {* z4 v8 P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k. V2 c/ d0 |- ]& x/ j0 Y
电路设计-电路分析2 f; E; D9 F% }
emc相关文章( D- M1 p0 \, v) W% A2 T' B
电子元器件
2 o! ~6 w: L"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