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录制的节目终于出来了,背景详见 《被邀请做贸泽电子&与非网联合推出的《对话工程师》节目嘉宾》 一文,人生中第一次面对镜头录视频节目,肉眼可见的不自然,这也是痞子衡今年下定决心要作为主持人拍摄《芯海人生》系列采访故事的重要原因。% P) z; B' M' _4 b' ]5 m
采访前准备的大纲(与实际视频有些许出入):1. Q1介绍下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工作中会用到的技能?
# B! C' v' J$ [2 _/ M[/ol]我目前就职于一家知名外企半导体公司,担任MCU系统工程师,平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基于公司的MCU芯片设计评估板、写写应用笔记、做一些参考设计以及配合FAE同事做客户支持。( v9 o+ T3 {4 n( @5 `
平时工作中用到的技能就是围绕MCU开发的几个核心技能:电路pcb设计、单片机系统、C语言、RTOS、电路板焊接、各种电子仪器使用等。再高阶一点技能就是跟应用结合,比如GUI、网络协议栈、音视频、电机控制、AI等。2. Q2最近在接触什么硬件或者软件?它用起来怎么样?
2 l# ]6 m' k3 p4 }' k3 Q[/ol]最近主要是在看RISC-V方面,跟我目前工作不相关,算是个人兴趣。RISC-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2019年开始风靡全球,国内外有很多创业公司都在做基于RISC-V的MCU/MPU,这可能是未来单片机发展的趋势。. n3 H) B4 a# `: K+ c, s6 M4 c
相比成熟的ARM处理器,RISC-V在生态建设上还有很多路要走,我最近就在玩一款国产RISC-V 800MHz主频的高性能MCU开发板,它的开发体验对初级工程师来说不太友好,但是对于技术发烧友来说,却能享受到做一个开拓者的乐趣。3. Q3在网络平台(CSDN、博客园、公众号)分享技术知识的原因是什么?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2 I4 z8 L/ l. D" l[/ol]我最早是2016年开始持续在网络上分享技术文章,已经坚持6年了,共发表了接近400篇文章。其实在2016年之前包括我的学生生涯,我就喜欢写笔记,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学习习惯。2016年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Markdown,这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它解决了我在网络上分享文章最大的痛点-排版问题(尤其是图片显示),因为我个人对文章的排版有比较高的要求(可以认为是一种强迫症),如果排版不让读者看起来舒服,我宁愿不发表。现在各大博客平台包括CSDN/博客园/掘金等都支持Markdown,所以你可以很轻易地将Markdown格式的文章发布到这些平台上去。
; ]3 d2 V. `# \2 p. B因为我一直有写笔记习惯,所以坚持对我来说不是很难的事。不过自从发表到网络上后确实增大了我的文章产量,一方面多了跟读者之间的互动,有些文章命题是读者提的;另一方面也结识了很多愿意技术分享的朋友,大家互相鼓励着一起前进。最后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原因,就是2016年我女儿出生,我希望她将来做任何事都能有坚持的毅力,作为父亲,我是在以身作则,给她树立榜样。4. Q4我看公众号有一档栏目叫《痞子衡嵌入式半月刊》,收录了很多有趣的项目,令你你印象最深的项目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举例1-2个)
J. P( O' g7 K7 l9 k[/ol]《痞子衡嵌入式半月刊》是我从2020年2月开始推出的系列,每半个月更新一期,专门收录嵌入式领域有用有趣的项目或者工具。咱们嵌入式/程序员领域有一句话叫“不要重复造轮子”,意思是说遇到问题不要只想着自己从头搞定,而是先去看看有没有前人经验。这个半月刊专栏就是专门收集那些轮子式的通用基础模块项目,这些基础模块可以让你在实际应用项目中直接使用,加速应用开发。/ X3 e9 D, {+ t. ^: O, `) R- T! e" {
这个专栏目前已经收录了215个项目和90个工具,项目里有一些是业界非常知名的大轮子,但更多的是像你我这样普通程序员设计出来的不太知名的小轮子,这些小轮子项目我在收录的过程中印象都很深刻,因为它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酷爱技术乐于分享的工程师程序员,都是有趣的灵魂。工作虽然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同样也是展示才华能力的途径。百年之后大家都会尘归尘土归土,但这些项目却可以通过网络永远留存在世界上,这其实很酷。5. Q5上提中的项目你有自己动手做过吗?或者做过什么有趣的项目?这个项目遇到了什么难点?怎么解决的?4 r, F: `3 ^% A) j
[/ol]我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过不少《痞子衡嵌入式半月刊》里的项目,比如朱天龙写的(RT-Thread总监)的FlashDB(嵌入式Flash数据库),网友0x1abin写的Multi-Button(事件驱动型按键库),这些属于小轮子项目;还有一些大轮子项目,比如FatFs(嵌入式FAT文件系统)、LVGL(嵌入式GUI库)、libjpeg(JPEG图片编解码库),不一一列举了。; A: [, w4 X" p) t* R0 B
我自己在github上也有不少小轮子项目,比如有一个基于Python的上位机软件MCUBootUtility,提起这个软件项目的诞生其实很有意思,我工作中使用的主要编程语言是C,应该是2017年的时候,我因为个人兴趣想深入学习Python语言以及GUI框架就尝试设计了一个嵌入式领域里最常用的串口调试助手软件来练手,因此掌握的Python GUI设计技能在后面工作中发挥了作用,这才有了MCUBootUtility的诞生。这也让我深刻意识到,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6. Q6想给从事你所在行业的朋友的建言?2 e6 C, u3 N2 E/ U+ L
[/ol]我本身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毕业后一般是进各大电子科技企业或者研究所做工程师。我想对这些工程师说,永远保持热爱,永远不要止步,嵌入式行业其实细分技术方向很多,这个行业难有全才,大家都是在一些领域小有所成;除了技术方向,岗位职能也有差异,建议在职业生涯前五年里想清楚,自己未来是走哪个方向,是专研技术还是转项目管理或者市场销售,根据自己性格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岗位,一定要有规划的往前走,职业生涯都是仔细规划出来的。最后就是公司的选择,要尽可能地选择大平台,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行业方向,选择很多时候是大于个人努力的,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平台和风口的加持。7. Q7可自行补充的内容,比如工作中的趣事、最近感兴趣的技术(跨行业之类的),你想对观众表达的一些观点。+ J, H* ~9 d- \; d) E
[/ol]讲一个小故事吧,在我参加工作差不多2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用所学电子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父亲是一个蟹农,承包一片水域养殖大闸蟹,每到秋冬,大闸蟹快成熟的时候,总要熬夜看护大闸蟹,防止蟹塘被偷,因此他夜里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要起来用探照灯扫视一遍塘口(其实主要是震慑作用,表明塘口是有人的)。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设计一套系统,能够定时打开探照灯,并模拟人的行为去扫视塘口,不就能解决我父亲需要熬夜的问题吗?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单片机小系统,并搭配继电器,舵机完成了原型,后面还做了简易外壳,在软件设计里我制定了很多种扫视模式,尽可能让这个系统看起来像是真人行为,那段时间把想法慢慢实现的过程让人充满激情,也许每一个电子工程师心里都有一个产品梦吧。 \0 w* S5 A1 q' s- u
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体验会让人非常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我建议所有的工程师都要做这种尝试,这会让你对专业以及工作更加热爱。人活着除了吃饭睡觉这种物质上的需求外,还应该有一些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生存不易,苦中作乐,珍惜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