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收起左侧

惭愧 !!! 干了三年才真正认识6层板

[复制链接]

853

主题

853

帖子

83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351
发表于 2024-12-11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fv0k0vkh2464023474822.gif

0fv0k0vkh2464023474822.gif

1 `% H& w2 i6 E1 x6 W- H* X5 G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8 _5 M- |6 [3 A% Z$ H
" h5 N; Z! j! b6 ^; M% @
2 L& T0 S# m3 H+ C- x1 I大家好,我是王工。
9 Q0 z6 r9 K) W( W2 X( n前段时间,有几个小伙伴问我,多层PCB印制电路板内部长什么样子啊?王工见过吗?新人对未知的事物都比较好奇,相信很多老人也没怎么看过里面的构造吧。2 w' |6 ], ]& m! u
王工就想着能够尽可能的满足大家,做一个多层PCB的拆解,然后顺便科普一下相关知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9 z/ I, |0 F3 k* |0 T9 R3 G
PCB的组成和概念; h3 e6 R* W0 u$ ~# d: `
PCB的内部结构及叠层设计9 ~* A6 N/ j/ [  Q5 m* |2 z
多层PCB实物拆解
1、PCB的组成和概念?PCB也叫印制电路板,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的首字母缩写。它主要是电子元器件的载体,通过导电铜箔+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把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器件连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电气连接。0 C8 F' Z  f6 X; q) w2 ]
图中这些名词都是基本的术语,不清楚的同学网上搜一下。- M0 V# _: k9 y# Z, u7 o$ A

mx40lq4cmuu64023474922.png

mx40lq4cmuu64023474922.png
7 k* R# V+ b, E2 s
! X  Q! @9 Z7 B7 M( V6 B& @
假如没有PCB板,你要实现电路功能的话,可能就得像下图的面包板一样,导线得一个个搭,简单的可能还可以工作,复杂的根本用不了,也无法焊接。
7 ?1 [; b  |% w8 V

2ch12cd1d0m64023475022.png

2ch12cd1d0m64023475022.png

0 C1 j8 f8 P! I; U7 D2、PCB的内部结构及叠层设计?在pcb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分很多层,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几层板(叠层)。层数少,可能不利于走线;层数多,虽然走线方便,但是价格较贵。所以需要根据板子的尺寸、元件的个数以及emc多方面进行考量,以求达到一个平衡点。. d; N6 a/ h5 {- V: v
确认好层数后,就需要确认具体每一层的信号网络,也就是信号网络的放置顺序。这里以4层板和6层板为例。
+ [% r% D. A: o7 A" G- B

rzwrc3n1mkd64023475122.png

rzwrc3n1mkd64023475122.png

  z" n8 b5 H7 ?' u4 Y" x# s' \7 K, I7 Z: t四层板叠层方案:1、SIN01→GND02→PWR03→SIN042、SIN01→PWR02→GND03→SIN043、PWR01→SIN02→SIN03→GND04" t& r' c# Q$ J' N# ]5 r% Q
方案选取的依据是什么呢?这取决于我们主要的元器件放在顶层还是底层,GND层要靠近它,这样才能为器件提供完整的地平面,从而增强屏蔽干扰,保证信号的稳定性,所以方案1、2可取。3 N7 w: w' J. J( c7 N6 K2 z
方案3是把GND和电源分布在第一层和第四层,二、三层走线。但是我们一般会将元件放置在顶层和底层,这样就不能保证地平面的完整性了,信号走线也没有完整的参考平面,而且电源、地之间的距离较远,电源平面阻抗较大,总体来说,EMC屏蔽方面效果是比较差的,不可取。
+ r8 N4 Q% f3 J4 S: G下面看看六层板的叠层方案:4 G% e) }/ f  R# o& M
. p7 G7 j% y6 \3 |

b4tav11esuj64023475222.png

b4tav11esuj64023475222.png
+ g7 T) F* H5 [! u1 n& r
1、SIN01→GND02→SIN03→SIN04→PWR05→SIN062、SIN01→SIN02→GND03→PWR04→SIN05→SIN063、SIN01→GND02→SIN03→GND04→PWR05→SIN064、SIN01→GND02→SIN03→PWR04→GND05→SIN06
: v1 g- h+ C- V2 P通过上面四层板的分析,大家应该能够有基本的判断
5 P0 l' p" @$ ~0 m" o+ L4 @* s方案1、具有较多的信号层,有利于布线。但电源层和地层分隔较远,没有充分耦合,需要处理好电源分配网络的阻抗曲线,增加足够的去耦电容来降低阻抗。信号层之间直接相邻,隔离性不好,容易发生串扰,所以在布线的时候要注意相邻层要采用正交走线,避免平行走线。' t4 V' }1 s* }( z9 [$ K1 D4 q- O3 S
方案2、电源层和地层充分耦合,但信号层的相邻层也为信号层,容易发生串扰,且最外层距离地平面和电源平面太远,信号完整性可能会差些,所以最外层尽量走低频信号。, }6 \' A* M2 [  x  e" U- q: D
方案3、相比前面两组,增加了一组地层,减少了一组信号层,其中第三层最好,两边都是地,高速信号优先走这一层。  j1 a. `" c6 H; X4 l' {$ P1 F$ y
方案4、相比3,就是把电源和地层交换了位置,区别不是太大,电源和地两层紧密耦合,内层信号受到电源和地平面的保护,EMC方面会比较好。
" _/ A+ {/ S0 y. e9 e. @3 ~" F小结:在优先考虑信号的情况下,选择方案3和方案4会更优。但对大多数公司产品,成本才是大头,层数尽量少,通常会选择方案1,2来做层结构。+ `7 d. F( k9 F. N
3、多层PCB实物拆解王工尝试拆解,想给大家看看PCB实物内部的样子,奈何板子太硬,给干废了好几块,拍照出来也很丑。最后在网上找了一下,B站发现了一个博主的拆解视频。
5 J2 o. A3 h1 G/ y这是一个四层板
, x4 c* R: ^+ z9 E1 K' P  h& z. \

4gcy5wquih564023475323.jpg

4gcy5wquih564023475323.jpg

6 R1 ?2 ^& Q# o0 Y把板子拆开后如下图箭头所示,每一层都做了标记,其中1/2和3/4之间的绝缘层比较薄(半固化片),2/3层之间有着比较厚的绝缘层(FR4芯板)。' ?# \5 {) b% |+ [% O( M3 t

gepbvr0wfb364023475423.png

gepbvr0wfb364023475423.png
% G) h. {$ {: i) D- a' ~
再看一个6层板
1 P* T  D- u. {" E

pf25qswwgz064023475523.jpg

pf25qswwgz064023475523.jpg
- ]# \  W/ l6 f7 D, @) _. x+ \
把板子拆开后如下图箭头所示,每一层都做了标记。
" ~, X0 z' Y# S2 \9 c  w

vpq5kcyvwzs64023475624.png

vpq5kcyvwzs64023475624.png
; S5 Y2 _2 F# Q: \% |! j: k; g# H
大家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看下原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M411e7RQ/?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061c269f45dee93b48c593d7243a8f9e
+ I9 J' K6 G! o; {8 g& }2 }8 h不知道大家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如下图,6层板采用的是嘉立创的盘中孔工艺,4层板采用的是普通工艺。
  b3 t/ q6 D, E) S: F

lfl404a203f64023475724.png

lfl404a203f64023475724.png

; m1 R3 V( `6 V0 U
: \- V7 G& I# W% ^; g1、焊盘对比四层板的焊盘是白色镀锡的;六层板的工艺是金黄色沉金的,焊盘平整,更有利于焊接
6 K! I4 Q' x) m: {( Y- m2、过孔对比3 \* V; X8 c+ u7 f8 L
四层板过孔很多,是为了方便走线;六层板采用的是盘中孔工艺,把过孔打在焊盘上,节省了很多空间,表面几乎看不到过孔,特别是主芯片周围的走线对比,地平面更完整,看起来也更加美观
7 ~! {; i$ P& \0 q; Q据说现在6层板打样可以免费升级盘中孔工艺,而且免费升级2U''沉金工艺,不得不感叹:嘉立创YYDS。( A8 ^0 I+ R) q- ?/ k
王工最后再啰嗦一句,其实很多工程师整天在办公室,去产线的机会很少,PCB是怎么做出来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清楚的,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一篇文章(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 K$ y0 Y6 b2 q

d2eui333h5c64023475824.jpg

d2eui333h5c64023475824.jpg

. D8 n# U. U" X3 ^9 x3 L* O8 c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
2 o, c% z8 A- g4 t& d* ~" I写在最后
! h& Z, h/ O# K/ v1 u' g2 C4 {都说硬件工程师越老越吃香,这句话也证明硬件也是需要积累的,王工从事硬件多年,也会不定期分享技术好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微信,或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加入同行技术交流群。
7 W$ N5 p1 H% r
6 h3 @2 {( r# U; c* w& H) \以下两个电路,是之前技术交流群群友发的,王工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旨在帮助入门或转行的同学理解学习(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p6 B+ H) d' ?6 b( Y+ V
4 i. G: d' k5 M# z/ p# n

1f54z4s53sc64023475925.png

1f54z4s53sc64023475925.png
  l1 n; Y: C# r2 `

0 b; p8 V" ?! @$ ?2 T  r: d- s3 t# e

5bcumrnxrzo64023476025.png

5bcumrnxrzo64023476025.png

% t6 E* m  V8 ]6 t( X/ @2 \9 x+ A3 o

cosecsqrobo64023476125.jpg

cosecsqrobo64023476125.jpg
- a, ?6 J6 P  [7 _$ C0 X
投稿/招聘/推广/宣传/技术咨询 请加微信:woniu26a' Y, u( A$ l; D7 a  O* w2 _

ujbdidy4xda64023476225.jpg

ujbdidy4xda64023476225.jpg
" l' P* n% Y% B* |- \

jlkxhdqeigj64023476325.jpg

jlkxhdqeigj64023476325.jpg

7 j# I% z1 o, D  Y声明:
( G' b0 j1 a7 ?; p# u; X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t$ h# l5 ?# a: F, J. }  \
电路设计-电路分析
2 H$ {5 a1 O5 }% J; V7 }3 C1 VEMC相关文章
8 G, p/ D% a4 I2 g3 v电子元器件$ ]0 A9 g+ j,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