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cfv50a4h64027947931.gif
9 X2 P$ w3 @/ J3 a6 e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 E1 ]; q0 {7 A; H8 Q$ M& X0 \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 和 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是两大类存储器,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断电后数据的保存能力。
" Y9 W$ s% E* [5 a7 i# X易失性存储器(如DRAM和SRAM)虽然速度快,但断电后数据丢失,适用于临时数据存储场景,例如计算机的主内存和缓存。非易失性存储器(如NAND Flash、NOR Flash、EEPROM、MRAM)则能在断电后保存数据,适用于长时间存储的重要数据,如固态硬盘、嵌入式系统和BIOS。
, y& ?- a3 W6 `' l
! s0 ?# u: [6 S) J( k' s7 P3 ^' F+ d" g: [' O2 X
cx2jp4ddt0g64027948031.png
- w1 S c: M; g6 l' N
. V8 b1 `6 z1 q) p2 H4 q; j) ]
1' c( T F: [$ `3 C/ Q
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2 f& M5 W$ l8 k/ m5 _* P; l' B& L
易失性存储器在电源切断后将丢失其存储的数据。
1 S# h- H3 n' W# l3 z% V" }: R2 C( O R0 T/ n$ Y% F
它通常用作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的临时存储器,广泛应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写入的场景,如计算机主存储器。
4 i/ ^- n( ~# X9 D' G2 t6 [
$ f( p- P1 I" }8 ]特点:5 R1 J; I5 t! W/ m* _& x' t
速度快:易失性存储器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读写性能,非常适合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如操作系统的运行和应用程序的加载。需要不断供电:为了保持数据的完整性,这种存储器必须持续供电,一旦电源切断,数据将全部丢失。适合临时数据存储:由于其高速度和低延迟,常用于缓存和系统的临时存储,尤其是在数据需要频繁更新时。 N N3 t5 ^/ l% C3 q3 l( [" ]0 Q1 H
: K( [6 A# ~3 r/ ~
6 f7 M9 b% j" ^9 R) m* N1 B
1.1、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 [$ }/ J8 n. q& _9 G
普通PC中的4GB、8GB或16GB DDR4内存条就是DRAM,操作系统和运行中的程序数据通常存放在DRAM中。
2 x- }) s& V8 Y工作原理:数据通过电容的充电状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电容会逐渐漏电,因此需要周期性刷新以防止数据丢失,这就是“动态”存储器的由来。优点:高存储密度和相对低廉的成本,适合大容量存储需求。缺点:由于需要不断刷新数据,因此功耗较高。应用场景:作为电脑主内存,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正在处理的数据。3 H/ ^ S: S# a% Y% @
3 n. ]: A% Z9 I$ S
1 T; d0 V% H( @% b) H: ^1.2、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R: x: x6 i2 o" Z U; A
现代处理器的L1缓存通常是几百KB至几MB的SRAM,这部分存储器用于极其快速的数据访问。
! ?' |5 I$ _# d6 V6 t( z6 k工作原理:通过触发器(flip-flop)存储数据,数据在断电时会丢失,但在供电时不会像DRAM那样需要刷新,因此称为“静态”存储器。优点:读写速度极快,功耗相对较低。缺点:成本较高,存储密度低,因此通常用于小容量的高性能缓存。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CPU的一级和二级缓存(L1、L2)中,或用于FPGA、嵌入式系统的高速缓存。5 {) b" I0 S( D( Q& X
9 A2 H K- @0 h6 w2 n9 _' [2
7 X6 Y x% V- ~2 ~& V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5 a: u0 I0 K: N) s2 p0 H
非易失性存储器在电源切断后仍能保留数据。它常用于需要长期存储数据的场景,如固态硬盘、存储卡、嵌入式系统等。7 `8 n/ T2 i/ J0 h
$ \0 H% m9 |) `5 w6 O
& z" |: W% |3 {& ]4 U- |特点:& R" i1 r+ Y9 a4 k
数据持久性: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非常适合用来存储重要数据或系统信息。较慢的速度:相较于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读写速度通常较慢,不过在某些应用中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数据不需要频繁更新。广泛应用于长时间存储:例如存储操作系统、固件、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
$ `" \' b& J& h% V( W/ H! _1 {5 a0 n6 ]; z9 K7 q/ `
( N" O% y$ g: l8 B5 K2.1、NAND Flash
7 s0 c7 C# s' C( l q$ N6 y' N* G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固态硬盘(如500GB、1TB的SSD)大多采用NAND Flash技术,作为计算机的永久存储设备。4 }6 ^2 G$ ]1 i1 z4 m* B6 G
工作原理:数据通过存储在浮栅晶体管中的电荷来记录。它的结构设计允许高密度存储,因此特别适合大容量存储需求。优点:写入和擦除速度较快,适合大容量存储,成本较低。缺点:读取速度较慢,不支持位级随机访问,必须按块擦除。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固态硬盘(SSD)、USB闪存盘、存储卡等。
3 l) @) H& s* N# y1 Q3 e$ T$ o) x
7 P0 A' X1 y, q6 n9 [7 ~4 j2.2、NOR Flash
& w! ?7 r+ @! k3 X! O# g智能手机的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通常存储在NOR Flash中,确保设备能够正确启动。
, o! M# F! t( x! W; ~) f5 C工作原理:每个存储单元由一个独立的晶体管控制,支持字节级随机访问,因此具有较快的读取速度。优点:读取速度快,适合存储代码和固件等数据。缺点:写入速度较慢,存储密度低,成本较高。应用场景: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手机BIOS和固件的存储。
; ^* Y) ], D5 a1 _4 ~6 |/ J: O* F- _4 S! u5 q6 p
4 l4 n* K& |$ `% D2.3、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9 H( S1 c6 y6 I, x& k# ]微控制器(MCU)中的配置数据或传感器的校准数据经常存储在EEPROM中,确保在设备重启或断电后仍可访问这些信息。
' v: d% a) n" q/ }# L8 ]工作原理:通过电荷注入技术存储数据,并且可以逐字节擦除和重写,适合需要经常更新的小数据块存储。优点:擦写寿命长,支持位级或字节级操作,稳定性高。缺点:写入速度较慢,存储容量有限,成本较高。应用场景:应用于存储少量配置信息、参数和校准数据的小型嵌入式设备中。! b4 C# s' Y: Y% c* U4 M1 ~3 U
4 x$ h2 m8 [& i' [) y4 G2 D% |; Z
( ?/ a% r, @: `% Q& t( b2.4、MRA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g( u" Y! b+ F
一些航天级设备使用MRAM进行数据存储,以确保在极端环境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v6 B! B8 n! m% K! l, @
工作原理:利用电子自旋存储数据,读写数据时使用磁性材料。优点:读写速度快,功耗低,寿命长,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缺点:目前成本较高,技术尚在逐渐成熟。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如工业控制、航空航天设备。
, A& p" V& h6 x1 ~: M1 o$ G) u- W. a8 M$ D9 B8 k5 y9 S# ^; h2 I
这两类存储器各自有其优缺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支撑了从日常电子设备到关键工业系统的运行。( z5 O" Z1 J7 @1 Y M' ~: P9 Q
jxdtkv2zr2g64027948131.jpg
f4 Q$ v, w4 o/ d
ofljanb13c564027948231.gif
/ E- I \; e& k$ D点击阅读原文,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