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收起左侧

芯片设计工程师的“ECO困境”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25-1-6 12:00:00 |阅读模式
在芯片设计领域,ECO(Engineering Change Order)或简称EC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在设计后期需要紧急修复问题的工程师来说。对于ECO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有些奇怪的问题:一个优秀的芯片设计工程师可能因为代码质量高、设计严谨而很少遇到需要ECO的情况,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缺少了ECO的经验?为了精简这个描述,不妨称之为“优秀设计的ECO困境”。此外胡思乱想时,还思考过另外一个“优秀验证的BUG困境”,这个下次再说。


为了理清这个困境想了多很多的方向,但是也不能很好的说服自己,因此在这里抛砖引玉和大家谈论。

先想想ECO的本质是什么呢?ECO通常发生在设计流程的后期,一般集中在Freeze RTL到TO这段时间(毕竟没锁代码就还有改的余地)。ECO的目的,较大概率是为了修复功能bug,也可能是为了优化时序、功耗或面积。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最后阶段进行补救。因此,ECO更像是一种“救火”行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以及完善的交付团队,往往能够在设计初期就通过高质量的方案、代码和严谨的设计验证流程,将这些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对于一个设计工程师而言,这种能力我觉得实际上比会做ECO更为重要。

高质量的代码和设计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的体现。比如,在RTL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时序和面积问题,可以避免后期出现时序违例;在验证阶段覆盖所有边界条件,可以减少功能bug的出现;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清晰的接口定义,即使需要修改,也能快速定位问题。这些能力不仅减少了ECO的需求,也体现了工程师对设计流程的深刻理解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做过ECO并不意味着缺乏经验,反而可能是工程师能力的一种证明。正如古话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避免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高质量的代码和设计能力是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而ECO经验则更像是一种补充技能。如果在面试里,我们能够展示自己如何通过设计实践避免了后期问题,这种能力或许比单纯的ECO经验更具说服力。同时,适当地表达对ECO领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能让对面看到你的潜力和成长空间。

当然,话又得说回来,ECO经验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它要求工程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定位问题、评估影响范围,并找到最优的修改方案。对于很多团队而言,这种救急的能力和经验是很稀缺的资源,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BUG需要去ECO。所以尽管这不是设计的核心能力,但我个人觉得仍是稀缺的加分项。

所以没有做过ECO有没有什么能够去补救的措施呢?客观说,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模拟和团队协作来积累相关经验。比如,通过学习ECO流程和工具,了解如何在网表或金属层进行修改;通过参与团队协作,支持同事的ECO工作,积累间接经验;甚至可以在项目中主动模拟一些ECO场景,练习如何在设计后期进行高效修改。在前司时也和leader提议过,是否能规划一个ECO虚拟培训项目让大家都有机会练习一下,也避免再出现十几个EC工作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这种离谱的工作量出现。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推行,而我自己也因为后端和flow的经验过于薄弱,一直没法独立实践这个想法。看看之后能不能联系一些培训机构,做一些类似的尝试吧。

总的来说,没有做过ECO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困境,而更像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机会。往好处想,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工程师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么,也让我们意识到,预防问题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如果你是一个因为代码质量高而很少接触ECO的工程师,不妨以此为傲,同时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挑战的学习热情就好了。毕竟,芯片设计的世界里,既能预防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师,才是真正的全能选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