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漏(open-drain)或开集电极(open-collector)输出引脚由单个晶体管驱动,将引脚拉到只有一个电压(通常是接地)。当输出设备关闭时,引脚被悬空(开启,或高阻态)。; r+ A$ ]0 i3 ]* l4 e
hpw30efelpp6404353201.png
" }9 _: f5 A. Z! c& i& v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n沟道晶体管,当晶体管导通时,将信号拉向地,或者当晶体管关断时,将信号保持开路。
# A7 V! ~$ {8 y! e. m开漏指的是在场效应晶体管技术中实现的这种电路,因为晶体管的漏极端口连接到输出端;开集指的是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输出。" Y G; H& I; f! s. S
当晶体管关断时,信号可以被另一个设备驱动,或者可以通过电阻上拉或下拉。电阻可防止未定义的漂浮状态(高阻态)。
2 g3 V# D1 m( k什么是开集输出Open collector(开集)是一种电路输出结构,它允许多个输出设备共享一个电路线。在Open collector电路中,输出器件可以将输出线拉低(接地),但不能将其拉高。因此,当输出器件拉低时,输出线将被拉低,而当输出器件不拉低时,输出线将由上拉电阻上拉到高电平。这种结构通常用于数字电路和总线系统中。
) U! v% N% H/ E) }
hnkbhmoenkz6404353301.png
& {4 ~+ _- z; F J. ?4 d! }集电极开路输出通过内部双极结型晶体管 (BJT) 的基极处理 IC 的输出,该晶体管的集电极暴露为外部输出引脚。
1 e( H- {. y) o7 N7 J7 |$ n' D对于 NPN 开路集电极输出,NPN 晶体管的发射极在内部接地, 因此 NPN 开路集电极在内部形成短路(技术上低阻抗或“低 Z”)连接到晶体管导通时的低电压(可能接地),或晶体管关闭时的开路(技术上高阻抗或“hi-Z”)。输出通常连接到外部上拉电阻,当晶体管关闭时,该电阻将输出电压拉至电阻的电源电压。
1 ?% m0 O% [* C/ M3 r4 ^对于NPN开漏输出,NPN晶体管的发射极内部连接到地,因此当晶体管开启时,NPN开漏内部形成短路(技术上是低阻抗或“低-Z”)连接到低电压(可能是地线),或者当晶体管关闭时形成开路(技术上是高阻抗或“高-Z”)。输出通常连接到外部上拉电阻,当晶体管关闭时,上拉电阻将输出电压拉到电阻的供电电压。 u3 f% ^9 R2 U% T& \
hjhusngmjpo6404353402.png
f5 ~/ p: { M; P6 _对于 PNP 集电极开路输出,PNP 晶体管的发射极在内部连接到正电压轨,因此集电极在晶体管导通时输出高电压,在晶体管截止时输出高阻态。这有时称为“集电极开路,驱动高”。
* J1 d- ], K% ]- N* |
wlnfoimaf1o6404353502.png
" N6 |/ t5 @4 ^! F7 c) H
什么是开漏输出开漏输出(Open drain)是一种电路设计中常见的输出模式,它允许多个设备共享同一输出线。在这种模式下,输出端口可以被拉低以接地,但不能被拉高。这种设计可以用于连接到其他设备的输入端口,以便它们可以通过外部上拉电阻来拉高输出端口。9 D/ ]% g8 ^! @6 ]; ~4 l( a
vsfknsdbii46404353602.png
: a4 @% V6 S; I) Y( M
上图中的 Drain 是漏极,Source 是源极。 ?; L/ f( r. g4 {8 U4 V
开漏输出使用 MOS 晶体管 (MOSFET) 代替 BJT,并将 MOSFET 的漏极暴露为输出。
5 c: L( L! A' \3 a0 i1 [, O5 ]6 q
xuaehklm1s46404353702.gif
: }5 B- J$ @7 i0 U' @6 D, q
如果没有外部上拉电阻,当高电压施加到 MOSFET 栅极时,nMOS 开漏输出接地,OK 没问题。但是,当低电压施加到栅极时呈现高阻抗。由于 MOSFET 不导通,该高阻抗状态下的电压将是浮动的(未定义),这就是为什么 nMOS 开漏输出需要一个连接到正电压轨的上拉电阻器以产生高输出电压。' j5 \8 Z! H' `" _$ n& S
m0v2uekg50x6404353802.png
2 W& b/ b4 f: R5 v: Y4 p
使用 nMOS 开漏输出的 MOS 管可能会提供“弱”(高电阻,通常约为 100 kΩ)内部上拉电阻,以将相关引脚连接到器件的正电源,因此它们的输出电压不会漂浮。这种弱上拉电阻由于其较低的 8 Z1 U. F4 r0 a5 L4 D
i; `& m. V7 n, p( T
而降低了功耗,并且可能避免对外部上拉的需要。外部上拉可能会“更强”(较低的电阻,也许 3 kΩ),以减少信号上升时间(如 I2C)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如系统 RESET 输入)。! U' q$ F _- ~: F) p
现代微控制器可能允许对特定输出引脚进行编程,以使用开漏输出而不是推挽输出、内部上拉的强度,并允许在不需要时禁用内部上拉。
% z) C) |% `" z) Q; P! K& ?对于 pMOS 开漏极,当晶体管导通时,输出连接到正电源轨,而当晶体管关断时,输出为高阻抗。这有时称为“开漏,驱动高”。' X, C8 {: Q" X
应用开漏输出和开集输出是两种常用的电路输出模式,它们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器件不同,开漏输出使用MOS管,开集输出使用三极管。这两种输出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高电平时输出高阻,需要借助外部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这样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 N: Z; s2 z" X* X电平转换:由于输出电平由上拉电阻连接的电源电平决定,所以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不同电平之间的转换,例如从3.3V转换到5V,或者从5V转换到12V等。线与功能:由于多个开漏输出或开集输出可以直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总线,所以可以实现线与功能,即只有当所有信号全部为高电平时,总线为高电平;只要有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信号为低电平,则总线为低电平。这样可以实现信号的逻辑运算和同步控制,例如在I2C总线中,就使用了开漏输出来实现线与功能。电流放大:由于开漏输出或开集输出的输出电流由上拉电阻的大小决定,所以可以通过调节上拉电阻的阻值来实现电流的放大,例如在LED驱动中,就可以使用开漏输出或开集输出来提供较大的电流。
( r$ L. a0 ^" {2 a! ~9 h& ?当然,开漏输出和开集输出也有一些缺点,例如:
! w% m( W- F8 t) `输出速度慢:由于输出高电平时需要通过上拉电阻充电,而上拉电阻的阻值不能太小,否则会造成过大的功耗,所以输出高电平的速度会受到限制,不能达到很高的频率。功耗大:由于输出低电平时需要通过上拉电阻放电,而上拉电阻的阻值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输出电平的稳定性,所以输出低电平时会有较大的功耗,不能实现低功耗的设计。
! B$ m9 D& c$ P0 z
- K" H ?4 l+ C/ X声明:
/ Z, r7 W/ ]) A本文转载自飞多学堂公众号,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工作人员微(13237418207),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和您对接删除处理!投稿/招聘/广告/课程合作/资源置换请加微信:13237418207 C* t$ W* E& n! K6 Y2 N
f1a5usyvtqx6404354002.jpg
/ D9 i$ n6 j/ O) _4 E说了好多次电源模块不要轻易并联,这下好了,其中一个热的要命
# x0 ?6 n" @8 W3 [% ^, u# R
ua34qou0vgc6404354102.jpg
0 j4 @; L! x0 R, u, ^/ u经常混淆的ADC输入类型!9 q8 [% s5 x% E$ X5 `9 y0 g
1gwil5x4eim6404354202.jpg
9 g& x. R" Z/ |容性反射和感性反射 |